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917节(2 / 2)

  整好赶上王毛仲生了一个儿子,李隆基命高力土代自已去封那孩子为五品官。

  王毛仲看不起高力土,就说了句,此儿不当得三品官耶?

  其实他这话不是嫌李隆基给自已儿子的官小,而是讽刺高力土——我儿子有小~鸡~鸡,你高力土没有。凭啥你都是三品官了,我儿子不是呢?他怎么也比你强吧?

  王毛仲就是这么个脾气,拿宦官不当人,没事儿就损几句。

  高力土就是抓住了他这个破绽,将此言传到李隆基的耳朵里。

  李隆基当时就怒了,心中暗想,好啊,王毛仲。你儿子刚出生,朕就给了他一个五品官儿,可你不但不感恩,还嫌弃五品官儿小,非要做三品官儿。要知道,一出生就享受三品待遇的,那是皇子!你究竟想干啥?

  于是乎,他先慢慢剪除王毛仲的羽翼,再将其贬官出外,最后命人在半路上杀死了他。

  崔耕就是根据这个典故,想出了一计。

  没有崔耕的历史上,高力土是李隆基身边第一太监。总的来说,高力土是个厚道人,王毛仲不把让逼急了,他不会下死手。杨思勖在高力土的压制下,也只能出外立功,在宫内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所以,高力土杀王毛仲是十几年之后的事儿了。

  但是如今,杨思勖是李隆基身边最得宠的太监。此人残忍好杀,比高力土的脾气差多了,完全可以利用他提前杀了王毛仲。

  崔耕本来把这差事交给了秘堂,不过,因为发生了崔日用罢相之事,改为让崔日用主持。

  接下来就简单了。

  崔日用厚赂杨思勖,说自已后悔当日不该讽刺陛下,还请杨公公在陛下面前为自已美言几句,让自已复相。

  杨思勖虽然觉得这事儿不好办,但这聚丰隆的银票太可爱了,他是真不愿意拒绝,所以,他只是推说这事儿不好办,得等待机会。

  崔日用也不催促,只是常去拜访杨思勖——在唐朝,高级太监与普通高~官无异,既可在宫外置办宅院,也可以娶妻。

  这么一来二去的,双方的关系就拉近了。

  杨思勖受了王毛仲的气,就向崔日用诉苦。崔日用就说,我给你出个好主意……

  原本崔耕的意思,是让杨思勖照着葫芦画瓢,引导王毛仲说一句类似要造反的话。他手掌重兵太敏感了,李隆基必会处置他。

  也算王毛仲倒霉,他妻妾甚多,现在就有一个小妾临盆生子。李隆基命杨思勖去传旨,封这孩子为五品官。

  这次王毛仲倒没有嘴欠的主动挑衅,但杨思勖可以诱导他啊。终于王毛仲没忍住,讽刺道:“此儿当不得三品官耶?”

  于是乎,杨思勖回报李隆基,说他有不轨之意。

  在没崔耕的历史中,王毛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势力根深蒂固,李隆基得徐徐图之。

  但是现在,他也就是在万骑中有影响而已。并且,要说万骑兵就为他马首是瞻,更是纯属扯淡。

  所以,李隆基没那么多顾忌,直接把他骗入宫中,让杨思勖杀了了事。

  不过,崔耕在泉州刺桐港亮相的经过传到长安之后,李隆基就有些傻眼了。

  他看向杨思勖道:“你说朕杀王毛仲,是英明神武呢?还是中了崔耕的奸计?他若果真能未卜先知,朕还能成功发动先天政变,让他吃个大亏?”

  擦!

  皇帝这是在怀疑我跟崔耕有勾连啊?!

  杨思勖心中一紧,心思电转,道:“奴……奴婢不知。不过……有一个人应该能解答陛下的疑惑。”

  “谁?”

  “崔日用。他乃崔耕同宗之人,又多次和崔耕谈判,应该很能明白崔耕的心思。”

  “有道理啊。”李隆基沉吟道:“杨思勖你就留在甘露殿莫动。另外……赵七!”

  有个小太监应道:“奴婢在。”

  “你去把崔日用给朕找来。”

  “遵旨!”

  赵七领命而去,杨思勖心中不断默念道:崔日用啊,崔日用,我不知你是否跟崔耕勾连,利用了杂家。但是……你一定得想办法,把咱俩从这事儿里择出去啊!

第1190章 日用有预言

  半个时辰后,甘露殿。

  崔日用面上无悲无喜,以无可挑剔又颇有风仪的姿势跪了下去,高声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岁!”

  “平身。”

  “谢万岁!”

  按礼仪,崔日用是做过两次宰相的人,李隆基应该说得是“平身,赐座。”如今李隆基只说了“赐座”二字,崔日用也只得直直地站在那里了。

  李隆基举目前望,整好与崔日用的眼神接触。

  “该死!”李隆基暗骂了一声。

  实际上,李隆基已经无数次见到这种眼神了,但每见一次,他都感到非常不舒服。

  无他,就算姚崇、宋璟、魏知古等老资格,一般情况下,都不敢或者不愿与自已对视。

  可就是这个崔日用,一直以上,都是不卑不亢地与自已对视,似乎双方是平等的。就好像,好像……对,就好像是崔耕那个乱臣贼子的眼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