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918节(1 / 2)

  想到崔耕,李隆基的面色更见冷厉,咬着牙道:“崔日用!”

  “微臣在!”崔日用的声音依旧那么从容不迫。

  “听说你最近与杨思勖走得甚近?”

  “不错,正是。”

  “那杨思勖弹劾王毛仲,你也有所知闻?”

  “然也。”

  “那好,朕来问你……崔耕对王毛仲之死能未卜先知,你作何解释?”

  “未卜先知?”崔日用先是一愣,随即颇为不以为然地道:“怎么个未卜先知法儿?崔耕要是真有那本事,还用得着避居岭南道?真是令人可发一笑。”

  “正是因为如此,朕才甚是奇怪呢。”李隆基盯着崔日用的眼睛,道:“当日岭南道有端州司马狄云鹤,面刺崔耕不顾大仇与朕妥协。但崔耕却说,自已掐指一算,那王毛仲就命不久矣,所以不必报仇。他怎么算到的?”

  哈!

  崔日用先是一乐,随即笑容迅速收敛,道:“陛下您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那崔耕分明是在装神弄鬼。”

  “此言怎讲?”

  “您想啊,崔耕要在泉州登陆,是不是到了刺桐港就直接上岸?”

  “当然不能。岭南王在岭南的初次亮相,怎么也得选良辰择吉日,万事俱备……呃……”

  话说到这,李隆基陡然明白了,道:“你是说……崔耕早就知道王毛仲已死,却故作不知,布了一个局?”

  “就这么简单。”

  事实上,崔耕是先安排了安禄山行事,再“预测”到了王毛仲的死期。但是在不知内情的李隆基看来,崔日用的这个解释,却是最符合逻辑的认知。

  他心中暗暗琢磨,对啊,只要略施小计,就可以贪天之功而已有,崔耕傻了才不干呢!

  另外,崔耕如此装逼,好有利于离间朕和崔日用以及杨思勖的关系!

  这个解释可比什么崔二郎遥控指挥,崔日用献计,杨思勖陷害王毛仲可信多了。他崔二郎又不是神仙,难道还真能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不成?

  这么简单的道理,朕怎么之前就没想到呢?

  呃……似乎也不算简单,这条计策不光朕没想到,岭南道的人也没想到,他们甚至以为是崔耕天命在身呢。

  如此说来,还得说是崔日用的眼光远超常人。

  ……

  本来么,谁愿意承认自已笨啊,更何况是心高气傲的李隆基?所以,也只能解释为崔日用“才高八斗”了。

  既然崔日用有如此大才,似乎“恃才傲物”也可以理解。

  倏忽间,李隆基看崔日用的目光柔和起来,缓和了一下语气,道:“崔刺史真是一语道破了天机,朕受教了。”

  崔日用道:“哪里,臣也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而已。”

  他退了一步,李隆基看他越发顺眼,又聊起了朝中几件不大重要的政务。

  崔日用确有才华,回答得切中要旨,滴水不漏。

  这边杨思勖则眼珠乱转,打起了自已的小算盘。

  事实上,刚才听李隆基问及崔日用和自已关系的时候,他的心肝儿直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

  他暗暗琢磨,敢情皇帝对我和崔日用交往的事儿门儿清啊,那我刚才提议崔日用解释此事,岂不整好落入了皇帝的算计中?

  现在问题来了,那皇帝为何还装模作样地对我的提议表示赞同呢?

  是了,我在皇宫内经营日久,他怕有人给崔日用通风报信,恐怕……就是连赵七都信不过。

  既如此……崔日用和我,今日恐怕都讨不了好去。

  然而,尽管他想得如此严重,但崔日用却在三言两语间把事情化解了。

  崔日用如此之能,就不能不让杨思勖对自已和崔日用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评估了。

  原本他只是贪财,才和崔日用有来往。后来,崔日用帮他对付王毛仲,他才开始对崔日用刮目相看。

  现在,崔日用轻易化解了这番危机,杨思勖就开始思考,以崔日用为自已政治盟友的可能性了。

  所以,就在李隆基和崔日用交谈之际,他不断地插上一两句话,夸奖崔日用的才能。

  经过杨思勖不断敲边鼓,有那么一瞬间,李隆基都觉得,让崔日用复相,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忽然,李隆基轻咳一声,道:“崔爱卿,关于你那个族弟崔湜的提议的,金城公主和亲吐蕃一事,你是如何看的?”

  听到这个话题,崔日用原来和煦的面色骤然一变,道:“臣请斩崔湜以谢天下!”

  “哦?此言怎讲呢?”

  “如今朝廷派去吐蕃谈判的使者已经出发,若陛下对此计心中未存疑虑,又何必再问微臣?”

  这话就有些不客气了,李隆基面色转冷,道:“那可不尽然,朕只是想听听崔爱卿你的看法而已。想那吐蕃纵是暂时得势,待朕平定了突厥,腾出手来。他们怎么吃下去的,就叫他们怎么吐出来。”

  崔日用对李隆基的表情变化视而不见,尖酸刻薄地道:“哦?果真如此?那被吐蕃吞下去的金城公主能吐出来?”

  “你……”

  李隆基当时又觉得崔日用面目可憎起来,强忍怒气,道:“金城公主回不来,但朕说的是那河西九曲之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