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915节(2 / 2)

  这话的语气就相当重了,皇帝总是没错的,当然是众宰相尸位素餐!

  别人还好,都是官场老油条,唾面自干的本事练的炉火纯青。

  但崔日用不同,他从小就心高气傲,受不得气。就是走宗楚客的门路升官之时,宗楚客都对他客客气气的。

  更关键的是,他并不觉得李隆基多么英明神武。

  唐隆政变前,崔日用觉得韦后实在赖泥糊不上墙去,才转而投靠不那么烂的李隆基,对其根本就没少敬畏之心。甚至于,他内心深处,很有以李隆基恩人自居的意思。

  当即,崔日用阴阳怪气儿地道:“当然是微臣等人是尸位素餐之过了。在中宗皇帝以及太上皇在位的时候,遇着这种“巧妇难为无米炊”的事儿,都是岭南王崔耕来解决的,微臣等人只是在一旁辅助而已。”

  好么,这话明着是说群臣尸位素餐,实际上还是把锅扣在了李隆基的身上。

  你要是德行够,让崔耕来辅佐。那还用得我们劳心劳力啊?

  “你……”李隆基气的满面通红。

  崔湜赶紧提醒道:“日用兄,还请慎言!”

  “慎言?”崔日用眉毛一挑,道:“怎么?本相说得不对?其实我这还是往轻了说呢。若是崔耕在,那阙特勤吃了熊心吞了豹胆,敢杀同俄特勤?赤玛类能不顾忌崔耕,骤然和吃扎陆贡翻脸?我说咱们尸位素餐有什么错?”

  “好,好,好!”李隆基怒极反笑,道:“既然你知道自已是尸位素餐,就退位让贤吧!传朕的旨意:崔日用恃功而骄,着贬为常州刺史,钦此。”

  “啊?罢相?”

  崔日用之前只是想发发牢骚而已,万没想到,李隆基竟然如此不留情面。

  他先是一愣,随即跪倒在地,脖子一梗,道:“谢陛下隆恩!崔耕早就说过,微臣性子清高,这宰相当不了几天,果然是料事如神呢。”

  其实崔耕之前说的是,崔日用性子清高,一定会要中了张说、姚崇之计,被贬官出外。但反正如今已经被罢相了,崔日用干脆痛快痛快嘴了。

  然后,他磕了三个响头,道:“今日乃是宰相议事,微臣这个常州刺史就不掺合了,微臣告退!”

  李隆基语气生冷地道:“去吧。”

  崔日用起身,出了甘露殿,大殿内的气氛越加沉凝。

  闹到这一步,双方都有责任。崔日用是性子太过高傲,李隆基则是方寸已乱。

  在没有崔耕出现的历史上,李隆基初登位时,大唐的境况比现在要差上许多。但那又如何,择忠臣良将,慢慢扳回场子不就得了?国势一天天的变好,李隆基也沉得住气,乃是标准的圣明之君。

  但是现在,李隆基登基之后,倒霉事儿一件一件的来,处处不如意,好像大唐离了崔耕就玩不转似的,真令他无比火大。如今这个尴尬的事实被崔日用挑明,他也就难免气急败坏,行事操切了。

  罢了崔日用,李隆基才算稍出了心中一口恶气。

  他看向四周道:“到底如何应对吐蕃,咱们今日必须商量出一个结果来。朕就不信了,没了张屠户,我大唐朝廷就得吃带毛的猪?”

  崔湜眼珠一转,道:“启禀陛下,微臣倒是有一计,不但能解陇西之危,而且……可以给崔耕一个大大的难看!”

  李隆基眼前大亮,道:“好!临危节乃现,板荡识忠良,这才是朕的真宰相!但不知……计将安出?”

第1187章 割地来求和

  崔湜道:“敢问陛下,吐蕃攻我大唐,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掳我大唐的子女财帛,如果可能的话,更要侵占我大唐的土地。”

  “还是的啊!咱们只要把子女财帛和土地给吐蕃,他们得了好处不就不进攻了吗?”

  “你……”

  李隆基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斜眼瞥向崔湜,心说这就是朕的宰相?你特么的缺心眼啊,这种馊主意也能出?

  姚崇却老奸巨猾,道:“还请崔相继续往下说。”

  崔湜侃侃而谈,道:“以我大唐的国力,同时应付突厥和吐蕃的进攻,势必捉襟见肘。唯一的法子,是暂时稳住一方,再全力对付另外一方。陛下请想,高宗年间,我大唐灭国无数,但面对吐蕃和新罗的同时进攻,是不是暂时放过了新罗?”

  李隆基这才神色稍缓,道:“所以……你是想让朕,暂且放过吐蕃,全力对付突厥?”

  “然也。”

  “但这割地之事,依旧让朕颜面无光啊。”

  崔湜微微一笑,道:“微臣有一计,可令陛下的颜面无碍,而崔耕却大大丢脸。”

  “什么计策?”

  “吐蕃早有和我大唐和亲之意,只是屡屡为崔耕所阻。到了后来,竟是李重福娶了吐蕃公主。如今吐蕃兴兵犯我大唐,也曾经对我大唐百姓宣称,此举是为了给李重福报仇。所以……陛下何不嫁一个公主去吐蕃,与吐蕃修好呢?”

  李隆基沉吟道:“与吐蕃和亲倒不是不行。但是,朕没什么年龄合适的女儿啊。”

  “那有何难?陛下认金城公主为义女,不就得了?”

  “妙!妙啊!”

  李隆基心思灵动,瞬间就明白了崔湜的意思。

  李奴奴乃邠王李守礼之女,章怀太子李贤的亲孙女。论辈份,她得叫自已一声叔叔,自已把她认作义女,完全没问题。

  论年纪的话,李奴奴今年十四岁,大概比吐蕃小赞普尺带珠丹大十岁,勉强也算合适。

  更关键的是,武则天当初让李奴奴拜崔耕为师,其中隐含托孤之意。现在自已把李奴奴嫁去吐蕃,既改善了自已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又狠狠地打了崔耕的脸,堪称一举两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