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915节(1 / 2)

  “好,就依宋爱卿所言。”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发圣旨,发粮草,发内库,然后静待前方的战报传来。

  张说还想着对付崔耕呢,这一日主动入宫面圣,道:“陛下,您莫忘,还没给微臣拿内库的钱么。”

  李隆基原来有一千多万贯,觉得自已财大气粗。现在只剩下七百万多贯了,当时就有些犹豫。

  最后一咬牙一狠心,道:“好,那朕就给三百万……”

  可正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跑了进来,道“启禀陛下,兵部急报,吐蕃四十万大军侵我安西都护府。”

第1186章 日用遭罢相

  “我……”

  听到这个消息,李隆基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

  突厥攻受降城也就罢了,反正突厥人的目的是卖羊毛,双方就是争一个面子,算不得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吐蕃不同,双方争的陇西之地。长安距离陇西不远,朝廷根本就后退不得!

  还有最关键的,对于能否打赢吐蕃,他着实没有把握!

  当初太宗年间,朝中包括李靖、薛仁贵在内,所有名将都跟吐蕃交过手,但也就个胜负参半之局。到了则天朝前期,朝廷更是胜少败多。

  后来大唐走运,吐蕃赞普赤都松赞自毁长城,杀了名将论钦陵,赤都松赞本身又在征六诏之地时病逝。以至于吐蕃太后赤玛类和车骑长迟扎陆争权,无暇对外出击,大唐才占了上风。但不管怎么说吧,吐蕃的实力尚在,真打起来,大唐占不着多少便宜。

  好死不死的是,原来负责抵挡吐蕃的是大唐名将郭元振和唐休璟。现在唐休璟死了,郭元振反了,熟悉地形拥有丰富对付吐蕃人经验的一万安西军投了岭南道,他靠什么抵挡吐蕃的四十万大军

  李隆基思前想后,也没什么对策,只得道:“快,快去宣众宰相来议事。”

  遵旨”。

  半个时辰后,大唐诸宰相齐聚甘露殿。

  先天政变后,崔耕和郭元振反了,原来投靠太平公主的宰相萧至忠、岑羲被李隆基斩首。唯有姚崇、宋璟、崔湜、张说、陆象先还继续为相。

  陆象先是李旦的人,李隆基之所以留下他,主要还是在大杀特杀之后,起个千金买马古骨的作用。要不然,原来朝中大多数官员效忠的是李旦而不是李隆基,他能把所有人都贬斥了?

  新补上来为相的,则是刘幽求、崔日用、和张仁愿。

  当初刘幽求、张暐谋反一案,本来就是李隆基和李旦父子为了麻痹崔耕,演出的一出戏。如今李隆基为帝,刘幽求自然复相。

  崔日用和崔耕谈判有功,官复原职。

  张仁愿替李隆基收拢了南衙府兵,此时为相也是理所应当。

  所以,如今的大唐宰相分别为:姚崇、宋璟、刘幽求、崔日用、张说、陆象仙、以及张仁愿、崔湜。

  ……

  ……

  李隆基命小太监将安西都护府的奏折,在大家手中传递一圈儿,然后道:“安西副都护解宛上奏,吐蕃太后赤玛类设计杀了车骑长迟扎陆贡,诛迟扎陆贡党羽三千余人。如今吐蕃重新一统,大相韦乞力徐尚、大将勃盆达延共将兵四十万,攻打兰、渭二州,不知众卿何以教朕?”

  姚崇沉吟道:“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郭元振既去,不如就请张相为安西大都护,抵御吐蕃如何?”

  张仁愿当然不乐意,在长安当宰相多好啊,位高权重还有各种享受,不比去陇西吃沙子强得多?

  当然,尽管是这么想的,张仁愿却表现的慷慨激昂,道:“微臣愿为陛下效力,抵挡吐蕃。只要兵饷俱足,若不能胜,微臣愿提头来见。”

  李隆基高兴道:“好,张相果然公忠体国,那朕就任命你为……”

  “陛下且慢!”

  见李隆基没明白自已的意思,张仁愿赶紧挑明道:“还请陛下明示,户部能为这场大战筹集多少钱粮?微臣也好依据这些钱粮调兵遣将。”

  李隆基看向崔日用道:“崔爱卿,你身兼户部尚书之职,给张相说个准数吧。”

  “户部只能出两百万贯。”

  “这么少?”尽管之前就有心理准备,张仁愿还是惊呼出声。

  崔日用双手一摊,道:“陛下调几十万大军前往受降城,教训突厥新可汗阙特勤。这人吃马嚼的,一天得多少钱?而且,谁知道薛纳什么时候和突厥决战?户部不把钱粮备足了,粮饷不济,薛将军打了败仗,算谁的责任?”

  李隆基着急道:“但陇右也不能不管吧?”

  崔日用道:“微臣最多能再拿出一百万贯来,再多了真没有了。”

  “三百万贯够干什么的?”张仁愿可算找着理了,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只有三百万贯钱,微臣可没把握对抗吐蕃的四十万大军。”

  李隆基咬了咬牙,道:“朕出内库三百万贯给张爱卿,总共六百万贯呢?”

  张仁愿斩钉截铁地道:“那也太少。”

  “你……”

  李隆基真恨不得一茶杯糊在张仁愿的脸上。

  他强忍怒气,看向其他宰相道:“其他爱卿的意思呢?”

  “……”众人面面相觑,都没吱声。

  李隆基可真急了,不悦道:“朕就不明白了,中宗朝韦后乱政,朝廷乌烟瘴气。父皇在位,太平弄权,朝廷权威当然无存。尽管如此,突厥、吐蕃都不敢犯我大唐天威。怎么朕继位为帝王,我大唐就两面受敌?到底是朕德行不足……还是诸位宰相不称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