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914节(2 / 2)

  姚崇见张说得了彩头,心情越发不爽。

  他大手一伸,道:“拿来!”

  “拿来什么?”张说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知道姚崇要自已拿什么给他。

  “钱啊!靠近岭南道的州府,哪个富裕?你们让他们出兵打岭南道,还不能走公家的账,可不得私下给人钱吗?”姚崇没好气的说道。

  李隆基道:“关于钱财之事,姚相不必担心。朕出自已的内库,让张相筹划也就便是了。”

  姚崇反问道:“陛下的内库钱很多吗?”

  “托父皇的福,一千多万贯总是有的。”

  姚崇不以为然地道:“一千多万贯的确不少,但是,恐怕也不怎么经花啊。”

  李隆基只以为姚崇是在冒酸水,没想到的是,姚崇此言一语成谶。

  ……

  ……

  从古至今,所有的政府都有一种特性:不管有多少钱都是不够花的。比如政府如果收入一百万贯钱,他们就能花一百二十万贯钱。但是,当国库收入达到两百万贯钱了呢?

  不好意思,它能花两百五十万贯。

  所以,别看崔耕在大唐为政府开了许多财源,大唐国库里依旧没多少积蓄。依旧还是比较穷。

  李隆基发现李旦留给自已的内库里有一千多万贯,原本以为自已相当富裕了。被姚崇一说就有点觉得少了。但也觉得应该还是可以解决崔耕的问题

  不过,还没等这钱给张说做活动经费呢,他就遇到了一件花大钱的事儿——突厥攻打崔耕所建的三座受降城。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勤政殿上。

  啪!

  李隆基猛地一拍御案,怒道:“怎么崔耕为冀王的时候,突厥不攻打三座受降城,崔耕为岭南王的时候,他们就攻打受降城!依朕看,分明是崔耕勾结突厥,要给朕一个大大的难看!哼,什么崔耕崔青天,分明是一个欺世盗名的小人!世人都瞎眼了!”

  新皇勃然大怒,在场的官员自然提心吊胆,一片寂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开口,说得好还好,说得不好肯定是被当炮灰的对象,所以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上前说上一句话来。

  不过,待李隆基话音刚落,宰相宋璟还是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还请慎言,以免为后世所讥。”

  李隆基这个时候本来就在气头上,宋璟的话一出,他就质问道:“怎么?你说朕说得不对?哪里不对你说说看?”

  宋璟自知自已撞到了枪杆,但话已出不好收回,一阵苦笑道:“陛下您说得的确不怎么对,正是因为崔耕和突厥没有勾连了,突厥才攻打我受降城。如果有勾连,突厥定然不敢攻打。”

  “嗯?此言怎讲?”李隆基这个时候大有宋璟不说出个里索然就准备拿他开刀的打算。

  “原来崔耕的大舅子同俄特勤,是突厥的半个可汗。看在妹妹的份儿上,同俄特勤不怎么与咱们大唐为难。不过……现在同俄特勤死了啊。”

  “他是怎么死的?”

  “同俄特勤有些缺心眼,崔耕派了一个老道去辅佐他,可就在今年那老道告老还乡了。按说这也没什么,阙特勤顾忌崔耕为冀王,手下有几十万雄兵,不敢拿同俄特勤怎么样。可崔耕现在为岭南王了,阙特勤就没那么多顾忌了,略施小计,就杀了同俄特勤。”

  “然后呢?”

  宋璟一嘬牙花子,道:“然后……说起来都丢人,崔耕管理的时候,管理羊毛作坊的人很得人心,但他为岭南王后,管理羊毛作坊的也换了人。新换上的人不仅不及前面的人一半聪明,反而是愚蠢贪婪,屡屡故意压低羊毛的收购价格。阙特勤忍无可忍,这才发动大军,攻打受降城。”

  “这……”

  李隆基能开创开元盛世,自然不是不讲理的人。

  他稍微一思索,就明白确实是自已错了。自已不该没看完奏章,就急于下定论。

  他冲着宋璟微微一躬身,道:“多谢宋相教诲,朕知错了。那宋相以为,朕到底应该如何应对突厥人呢?”

  宋璟伸出三根手指道:“有上中下三策,请陛下定夺。”

  “上策是什么?”

  “陛下可以更换羊毛作坊的主管之人,在派遣能言善辩之土,去与阙特勤议和。阙特勤是求财嘛,有了钱自然就不再闹事了。”

  李隆基皱眉道“那也显得我大唐朝廷太过软弱可欺,中策又是什么?”

  “中策更简单,受降城城墙高大,易守难攻,令守军闭门不出也就是了。待突厥大军退去之后,再换羊毛作坊的主管之人。突厥人卖羊毛不再吃亏,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李隆基一嘬牙花子,道:“还是不够爽利,下策呢?”

  “下策就是调集兵马,跟突厥打上一场,让阙特勤知道,我大唐就算没了冀王,对付阙特勤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隆基眼前一亮,道:“这个主意好!宋相之言,深得朕心啊!””

  宋璟暗暗翻了个白眼儿,心中暗想,什么叫“宋相之言深得朕心”啊?我分明是把你想的事儿说出来罢了。

  当然了,宋璟本身也不反对和突厥打一架。

  他说道:“要和突厥开战,有两件事要首先解决。其一,是钱。其二,是良将。”

  李隆基道“钱的事儿好说,除了国库正常拨款外,朕再出内库五百万贯以助军资。”

  宋璟道:“那就只剩下选良将了。微臣举荐一人,当可破突厥。”

  “你想举荐谁?”

  “其人名曰薛纳,乃我大唐名将薛仁贵之后,现任幽州大都督之职。沉稳练达,兵法娴熟,可以为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