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780节(1 / 2)

  崔耕看向张廷圭道:“张刺史,可有此事?”

  张廷圭叹了口气,道:“下官原以为是搜罗到了一对绝色佳人,没想到,竟搜罗到了两名为民请命的奇女子。实不相瞒,这事儿吧……有!”

  崔耕冷笑道:“本官原以为张刺史是名清廉自首的好官,没想到,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随崔相您怎么想,下官在这件事上确实理亏。不过……”

  “怎样?”

  “下官也是有苦衷的。虽然那些文契上写清楚了,是今年秋后还账。但同时也注明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要求提前还债。人家拿着文契说事儿,下官也无可奈何啊。”

  提前还贷的条款,后世的银行也有类似的要求。目的就是,在贷款人有破产苗头的时候,尽量保住出银行的利益。

  现在这些人用提前还贷巧取豪夺,还真是有些创意。

  崔耕缓和了一下语气,道:“话虽如此,你张刺史放出话去,那些债主能不给你面子?俗话说得好,灭门的知县,破家的令尹。”

  张廷圭无奈道:“问题是,下官既灭不了人家的门,也破不了人家的家啊。实不相瞒,咱们魏州地面上,放贷的主要有三家:第一家,就是这百策楼的主人。”

  “百策楼的主人?”崔耕心中一动,道:“难道是郑国公魏征的后人?”

  “不错。郑国公当初多次纠正太宗皇帝的过错并能提出有效对策,被人们称为魏百策。这百策楼,就是魏家人纪念先祖而开的。魏家在朝中根基颇深,本官能把人家怎么样?”

  “那另外两家呢?”

  “另外两家都姓张,一个是原来的清河张氏迁徙而来,如今的宰相张锡,就是张家的人。下官不占理,当然不敢拿人家张家怎么样。”

  “这……”

  提到清河张家,崔耕也有点傻眼。

  当初对他照顾有加的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张潜,也是清河张氏之人。

  让崔耕拉下脸来,劝张家放弃合法的利益,他真的办不到。

  崔耕想了一下,继续问道:“那另外一个张家是谁?”

  “是郯国公张公瑾的后人。”

  张公瑾乃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家族枝繁叶茂。占理了还好说,若是不占理,崔耕也不想无缘无故地得罪这种世家大族。

  但是,话说回来,在眼皮底下,发生这等巧取豪夺之事,让崔耕放手不管,那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另外,这还有张廷圭还在一旁撺掇呢——

  “崔相连过半的达官贵戚都能想法子说服。对付这三家,想必不在话下吧?”

  崔耕听了这话,不由得暗骂了一声,不在话下个鬼哦,那能一样吗?

  对于过半的达官贵戚来讲,无非是损失一年的收入而已。这是能算出来的账,只要能够弥补他们当年的损失,就问题不大。

  但是,魏州三大家族要求的可是土地。而土地这玩意儿,不但每年都有收益,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甚至很可能,即便没有自已买地的事儿,今年这三家也得想办法将那些土地收入囊中。要知道,魏州富庶,大部分年景都风调雨顺,赶上这么一次大灾,多不容易啊。

  自已让他们把吞到肚子里的土地吐出来,得付出多大的代价?付出少了,人家不干。付出多了,自已岂不成了冤大头了吗?

  这可怎么办?

第1003章 地乃家族根

  啪!啪!啪!

  正在崔耕为难之际,忽然一阵鼓掌声传来。

  紧接着,人影一闪,从屏风后闪出一个中年男子。其人面如冠玉,双目有神,三缕墨髯飘洒胸前,风度翩翩。

  奶奶的,竟然有人在屏风后面偷听!

  崔耕的脸当时就沉下来了,道:“你是何人?”

  “参见崔相。”那人颇为潇洒地躬身一礼,道:“吾乃郑国公曾孙魏理是也,实不相瞒,这百策楼就是某的产业。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崔相海涵。”

  这回崔耕还真不好怪罪魏理了,百策楼是人家的产业,他若说刚才自已在擦屏风、自已在观察众位对自家菜肴的看法,自已准备在屏风后面抚琴一曲为大家助兴……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崔耕道:“原来是郑国公之后,真是失敬失敬。呃……刚才你临出来之前,为什么要三击掌呢?”

  魏理道:“实不相瞒,某是为魏雪儿、魏云儿而鼓掌。她们苦心孤诣,得到了某的信任,才得以出现在崔相的面前。结果,到了最后,竟摆了魏某一道,要崔相与某为敌。我堂堂的郑国公之后,被两个小女子给耍了,岂能不为她们的表现鼓掌喝彩?”

  “魏云儿和魏雪儿是走的你的路子?”

  “嘿嘿,说起来,这俩丫头还是某的同族呢。去年魏州大灾,她们的父亲借了某五千贯钱,用家里的田地相抵。今年某要收田,她们俩却声称愿意以身抵债。某当时正在给崔相物色美人,也就允了。万没想到,她们竟别有所图!”

  五千贯钱,换这对双胞胎姐妹花,着实不便宜了。

  要知道,在长安平康巷里,小有名气的妓子,赎身费才不过是一千贯钱左右。注意,那是在国际大都会长安,在魏州可绝对没这种行情。

  魏理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究竟是图啥?

  崔耕扭头看向张延圭,疑惑道:“郑国公的后人也是封户?”

  “那怎么可能?”张延圭道:“我大唐律法有规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缌麻以上亲,内命妇一品以上亲,郡王及五品以上祖父兄弟,职事、勋官三品以上,皆免课役”。另外,“国子、太学、四门学生、俊土,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同籍者”,也可免税。魏家枝繁叶茂,有不少五品以上的官员,当然不用缴税,更不可能成为封户。”

  “那为何这位魏兄要送本官这么一份大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