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740节(1 / 2)

  李隆基摸了一把,道:“这是什么布?比麻布和羊毛布要光华紧实一些,嗯,比绢布也略强。”

  姜皎道:“我看倒也寻常,这玩意儿也就是比普通的麻布和绢布强,起绸缎来差远了。”

  李旦身边的那个中年太监冷笑一声,道:“这匹布在您的眼中不及丝绸,但在突厥蛮子眼中,却是不知比丝绸强上多少倍哩。”

  “突厥身处苦寒之地,当然喜欢厚一些的布匹,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不仅如此。关键在于……此物便宜啊!”

  “便宜?到底有多便宜?”

  那中年太监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伸展,道:“这个数……”

  “八百文?也不怎么便宜嘛。”

  “哪啊,八十文。”

  姜皎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道:“八十文?现在一匹上好的火麻布,都要四百八十文一匹。这……一个便宜十个爱,岂止是突厥人喜欢啊,恐怕天下没人不喜欢!”

  一股不祥地预感涌上了心头,李隆基道:“父王,这种新奇的布匹,该不会是崔耕搞出来的吧?”

  李显点头道:“此物乃是羊毛织成,正是崔相的手笔。”

  一股更为不祥的预感涌上了王琚的心头,道:“这事儿该不会是跟殷文亮有关吧?”

第945章 猛兽已出笼

  李旦叹了口气道:“确实如此。今日陛下将孤王和几位重臣叫过去,非但展示了这前所未有的羊毛布,还展示了崔相为殷文亮请功的奏折。崔相说,全靠了殷文亮,才有这羊毛布的问世。”

  王琚涩声道:“但不知,崔耕给殷文亮请的是什么官职?”

  “朔方军羊毛仓大使,秩……三品。羊毛仓主要负责买羊毛,发卖羊毛布,以及向羊毛布征税。”

  “什么?这就三品官了?凭什么啊?”姜皎当时就急了。

  李旦反问道:“怎么不行?我来问你,如果有一个人,能让天下的粮食产量普遍增长一成,给个三品官行不行?”

  “当然行,现在三品官多了去了,连杨思勖那个死太监都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这多封几个,咱们大唐的粮食产量岂不是要翻翻吗?”

  “那孤王再问你,我大唐现在雄兵百万,如果一人能抵十万兵,能否官封三品?”

  “那……恐怕得给个一品官了吧?”

  “还是的啊。崔相在奏章上说了,殷文亮此举,就相当于令我大唐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一成,外带能抵十万兵。”

  “有那么厉害?崔耕是在吹牛吧。”

  李旦懒得继续解释,微闭着双眼,对身边的中年太监道:“郭封,你说!”

  “是!”

  然后,那个叫郭封的太监,将崔耕的理由娓娓道来。

  人生在世,无非“衣食住行”这四个字。住行解决不了,还勉强能活,但是衣食解决不了,那是要死人的。

  就是在两京(长安和洛阳)之地,每年冬天都有人冻死。

  现在这羊毛布一出,其售价连普通布帛的两成都不到。完全可以说,朝廷只要出一点小钱儿,就可以让两京之人,再无冻馁之忧。

  这可是自从盘古开天辟以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办到的事儿。说句公道话,就是给殷文亮立庙都不过分。

  另外,这些羊毛布的原料是啥?羊毛啊。

  原来不是没有羊毛布,而是此物需要大规模的人工,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羊毛就是废物,白白丢掉。

  现在相当于变废为宝,不占用大唐本身一寸土地,就为唐人解决保暖问题。

  如此以来,唐人完全可以用原来的桑田种粮食嘛。产粮的地多了,粮食的产量不就增加了吗?

  对于突厥人这边,没错,他们之前是和唐人互市。但是,唐人想要的宝马良驹他们不卖。他们卖的牛羊等物,唐人又需求量不大。

  既然凭着交易无法获得满足生存的必需品,在受灾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抢了。

  现在,他们可以卖羊毛啊。

  抢劫是有风险的,难道突厥人就不怕死?如果能平平安安地发财,谁拎着脑袋干啊?

  这就是崔耕所谓的:殷文亮之举,远超给大唐增加了一成粮食,以及可当十万兵。

  话说到这,郭封往四下里看了一眼,道:“现在,大家对于朝廷要封殷文亮为三品官,有什么不服的?”

  “……”众人不好意思开口认错,只是纷纷摇头。

  郭封微微一笑,道:“其实,这还不是陛下要封殷文亮为三品官的主要原因。而是……大家想想,我大唐一年的税收才多少?五千万贯左右吧。时至今日,天下承平日久,早已入不敷出。而这朔方军工坊一年的税收,你们知道能收多少吗?”

  姜皎道:“难不成,崔耕把羊毛布卖的这么便宜,还能缴税?”

  “多新鲜啊,崔相的外号是“点金圣手”而不是“散财童子”。你什么时候见过他做亏本的买卖?”

  说着话,郭封伸出了五根手指,道:“崔相在奏章里说,五年内,他担保,这朔方军羊毛仓,每年能向朝廷缴税这个数!”

  “啥?五百万贯?他吹牛吧,一个羊毛仓一年能缴税五百万贯?我大唐一年的商税都没这个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哈哈哈!哈哈哈……嗯?”

  姜皎一阵大笑,却发现人们都面色严肃,没人理他,。顿时收敛了笑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