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512节(1 / 2)

  崔耕百分百相信,如果是单独会见,敢对自已冷眼旁观之人绝不会超过个位数。

  但是现在,在“法不责众”“反正他也不认识我”“不能被人看轻”的氛围中,对崔耕冷眼旁观之人,竟然占了六成左右。

  所以,尽管身边之人谀词如潮,崔耕还是感觉挺没滋没味儿的。

  忽地,他扭头对自已身旁的一个拍马屁最响的年轻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位高兴地嘴巴好悬没咧到后脑勺上去,道:“启禀崔考功,小的叫李林甫。”

  噗~~

  崔耕原本只是随口一问,听了这个名字,直把嘴里的茶汤都喷出来了,道:“啥?”

  李林甫!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把安禄山压制的死死的李林甫!

  大唐国势由胜转衰的人物关键人物李林甫!

  真的是他吗?还是仅仅名字相同?

  李林甫也纳闷啊,道:“怎么?在下的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对吗?”

  “呃,没什么。”崔耕问道:“你的舅舅,可是是尚衣奉御姜柔远?”

  “正是,崔考功莫非认得在下的舅父?”

  闻听此言,崔耕暗想,那就错不了了,眼前这位就是史上有名的奸相李林甫!

  他说道:“本官倒不认识姜奉御,不过久闻姜奉御有一外甥李林甫,文才出众,乃国之栋梁。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啊!”

  靠!

  崔耕的话音刚落,顿时,几乎所有贡土心中,都暗暗骂出了这个字儿。

  无它,大家相处这么久了,都明白,李林甫的文才,既不在二百五以上,也不在二百五以下,整个一二百五!

  谁说过李林甫文才出众?压根儿就没有任何人啊?!

  毫无疑问,眼前这位崔司功不知道从哪得知了李林甫的身份,又见他马屁拍得好,才睁着眼说瞎话。

  奶奶的,“文才出众,国之栋梁”这八个字儿一出,李林甫的考卷哪怕是写成一坨屎,也能中个进土啊!要不然,崔英岂不是要自打自脸?

  霎时间,无数双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投向了李林甫的脸庞。

  李林甫却毫无成为众矢之的的自觉,狂拍马屁道:“小的……啊,不,学生纵然小有才能,但哪比得上老师您呢?我和您比起来,无疑是荧光比皓月,草鸡比凤凰,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老师”“学生”这种称呼,无疑是李林甫敲砖钉脚,要认崔耕为“座师”了。

  其实崔耕刚才之所以说那番话,只是想掩饰口喷茶汤的尴尬而已,却没想到那么多。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已说错话了。

  覆水难收,崔耕只得转移话题,道:“在本官临来之前,不知你们在谈什么呢?”

  李林甫回道:“大家都在难为一个人。”

  “谁?”

  “不才正是在下。”

  有人答应一声,越众而出。此人大概二十三四岁,温文尔雅,君子如玉,令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崔耕尤其注意到,刚才众贡土有人对自已谀词如潮,有人对自已冷眼旁观,唯独此人却是不卑不亢。

  他问道:“你姓字名谁,原籍哪里?”

  “在下乃韶州贡土张九龄。”

  “张九龄?”这回崔耕终于沉住了气,没表现出什么异样,但是心里已经泛起了阵阵惊涛骇浪。

  他心中暗想,奶奶的,我今天还真算是来着了,竟然一连遇到两个日后的宰相。

  如果说李林甫是史上有名的奸相的话,那这位张九龄可就是有名的贤相了。以至于他故去之后,唐玄宗选任宰相时,总要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

  崔耕问道:“张九龄,刚才众贡土是如何难为你的呢?”

  “哪里,是李兄弟说笑了。”张九龄微微一躬身,道:“在下年、轻狂时,对了几个对子,流传开去,以至于颇有“善对”的虚名。如今洛阳城内藏龙卧虎,就有不少人想考校在下一番,看看在下是否徒有虚名。”

  “那结果如何呢?”

  “呃……刚开始那几个对子,在下还能勉强支应,但最后一个对子,在下考虑了良久,直到现在才有些眉目。”

  “到底是什么题目?”

  “上联是:三光日月星。”

  这个对联说起来,还真是非常有难度。三对应的必然是,“不是三数字”。但是,人家三光后面紧跟着日月星。你这个数字后面要跟着的事物,如果和这个数字对应,字数可就不对了。

  不得不说,这些贡土里还真是藏龙卧虎,真难为他们想得出来。

  当然了,这个上联虽然现在称得上绝妙,到了后世就成了烂大街的玩意儿了。

  崔耕有意压服这些贡土,道:“这个上联还真有些意思,本官一时技痒,想出来一个下联。不如咱们一起写出来如何?”

  “遵命!”

  文人聚会的场合,当然不缺笔墨纸砚。不消一会儿,张九龄的下联就已经写好,至于崔耕的下联,也由韦什方代笔完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