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尔等是嫌上位刀不够利吗?134(1 / 2)

李善长的目光顿时一冷,目光落在了这位胆敢质疑自己的大臣身上。

皮笑肉不笑地抖了抖嘴角,半天才幽幽地道。

“老朽老迈昏庸,着实有些糊涂了。

看起事来,兴许不如尔等这般精道。

倘若尔等觉得陛下有放任商贾噬朝廷之利的嫌疑。

尔等可以再次入殿苦谏上位,说不定,上位真有那么十之一二的可能性。

将太子殿下的良策弃之不用,而用尔等之谏言。”

说到了这里,李善长不再停留,径直大步而去。

留下了那些个犹有些不甘心,却又不敢再入文成殿的官员在原地面面相觑。

一旁的茹太素看到这帮蠢货,还在此停留,忍不住好心地提醒了一句。

“尔等是嫌上位的刀不够锋利,还是尔等的脖子比普通人的更结实?”

“言尽于此,还望诸位好自为之,告辞。”

看到茹太素也毫不犹豫地大步而去。

这下子,总算是提醒了不少刚刚从地方上调入中枢的新面孔的记忆。

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入中枢,不就是因为中枢的位置空了。

至于为了什么空,呵呵,京师那些刽子手的屠刀。

怕是这两年因为剁大臣的脖子,已经增加了不少的缺口。

“老太师老成谋国之言,不愧是我等之楷模。”

“本官初临中枢,如今方知,行事若不谨慎,当有性命之忧。”

。。。

开中法的实施,当真可谓是体现了大明开国天子朱元璋行事雷厉风行的态度。

几乎就在开中法议定的同时,就已然命户部等相关官衙发出了公告,召告那些商贾。

让他们按照户部所展示出来的项目,将朝廷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运送往西北边陲,以换取盐引。

而开中法这个消息,早在那日的文成殿议事之后就已经被捅了出去。

就从那天起,已经有不少的商贾开始召集人手,筹措车船。

那帮磨拳擦掌,早就迫不及待的商贾们等到公告一出,朝着户部官衙涌去,为了抢到更好的位置。

甚至不惜对商贾同仁拳脚相向,就为了能够更早获取足够的份额。

短短不过数日的光景,就已经有数支规模庞大的车船队伍离开了直隶。

急不可奈地朝着那西北边陲狂奔而去,而且商贾自然没有办法用官府的暴力执法,驱赶那些民夫船夫车夫。

但是,这些精明的商贾,却懂得利用加薪,加餐等一系列的笼络手段,让他们的车船队伍走得更快。

“这就是商人,只要能够有足够的利益。

他们就会以远超官府的效率去行事,甚至会远远比朝廷做得更好。”

常升甚至还真把后世关于资本家对于利益追逐的经典名言拿出来装逼。

想想还是算了,毕竟洪武年间,老朱本就对于商贾十分痛恨。所以才会对商贾作出了林林总总的限制。

自己那句百分之三百的利益,资本家敢践踏人世间的一切那样的经典名言拿出来显摆。

只不定回头老朱一听到,越想越生气,甚至直接把开中法废除了咋办?

“那照升弟你这么说,那我大明朝廷许多事情,其实都可以利用商贾来做?”

此刻朱标就坐在常升跟前,二人的跟前摆着串。 丰腴动人,眉目如画的朱宝贞此刻也坐在这里,她保持着淡淡的浅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