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归程与抉择25(2 / 2)

孟焕双手抱胸,手指轻轻敲击在腰间的短剑上,不停的比划着高原雪山和河西走廊两条归程之路。

“敢问大兄,您是觉得与天争容易,还是与人斗简单?”

“?”张骞不明所以,略加思考后沉声回道:“天威难测,人心难卜,与谁争斗都非明智之举,但若是非要二择其一,天道煌煌,与人争更易之。”

宁与人争,不与天夺,这是古时各个文明得以延续的真理。

人类虽然建立了文明,每一步都是在征服自然,可真当天灾来临之时,人类依然无助。

殷商之时频繁的迁都,便是不停的逐水草丰茂而居,刀耕火种之下,只要这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力耗尽,商王就会带着臣民转移到新的地区建造城邦,重新定居。

后人都尚且畏惧于天时地利,由此可见大禹治水之伟大。

所以,孟焕笑了,迅速的收起地图,招手唤来一名乌孙游骑吩咐道。

“速去前方,将唐校尉追回来!”

游骑快马上前,张骞却愣在了原地:“上高原可避开匈奴,焕,你为何反而要让唐柿回来?”

“这不是兄长说的吗?天道煌煌,与人争更易之。”

“如果我们只是少数几人,说上也就上了,大家互相扶持,熬一熬也能将就通行。可现在我们是有两千余骑兵,还有各国进献给陛下的礼物,第一批提供商贸的货物样品。家大业大,如何能行如此险途?”

“而且,焕也有些不甘心啊,与其让兄弟们死在翻越雪山上,不如帮陛下试试阴山附近匈奴人的深浅,未来也能为打通河西走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看着依旧陷入情绪挣扎的张骞,孟焕也不催促,将舆图重新卷好,递给了他:“大兄慢慢考虑,距离龟兹国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不着急。”

大军继续行进。

不多时,远处的沙坡上出现数百黑点,等到黑点翻越沙坡之后,数以千计的骑兵在沙漠中奔腾而来。

“敌袭!!!”

“全军列阵!!”

“大宛方阵上前,乌孙游骑散开,诸国联军变阵守护使团!!”

孟焕急忙下达着军令,让绵延冗长的军队开始变阵,等到黑点靠近之时,诸国的联军刚好堪堪完成阵型的变化。

这要是放在以前,这些‘乌合之众’是不可能如此快速的完成队列切换,能在半年的时间,完成初步的阵型整编,让各国军队都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这对于孟焕来说,也是一次极有价值的练兵尝试。

“咦?打头之人怎么有点像是柿子?这小子出去一趟,怎么还多出来上千的人马?”

只见唐柿高高举起左手,身后的骑兵们纷纷勒马,独留他一人先行脱离队伍,直奔使团军队的中部而来,一边狂奔还一边大声喊叫着。

“大兄!!”

“好多商团!好多诸国使团要为大汉天子献礼!就连龟兹、乌孙、大宛的人都要增加送往长安的献礼,他们都在后面,绵延不绝,都要来使团朝贡!!!”

“大汉胜了!大汉胜了!车骑将军卫青破龙城!俘亲王,得祭天金人!我大汉打赢了匈奴!!!”

“哗!”张骞惊住了。

大汉,真的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