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愿将腰下剑26(1 / 2)

或许是大汉的捷报给予了张骞信心,又或许是再次由乌孙、大宛国加注驰援的援军给了他信心。

张骞近几日频繁的来往孟焕的营帐,在得到孟焕再三确认后。

使团与联军抵达龟兹城前,这位大汉使团的正使,终于下定决心。

走河西走廊,经玉门关返回长安。

这一次,张、孟二人返程之旅,才算是真正感受到大汉在西域应有的大国待遇。

再次途经赤谷城时,猎靡骄虽然依旧没有出城为使团践行,但是军须靡却少了几分随意,特意换上华丽的羽饰礼服,带着仪仗亲自出城,奉上苍鹰、白雕,更换更为正式的国书,做为使团回禀大汉天子的文书。

一路上各国尽皆派出军队,各式各样的珍宝与粮秣供应不断,让张骞乐得合不拢嘴。

也让孟焕第一次在这个中古时期,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弱国无外交。

只要你足够强大,强到能对旧时的匈奴王朝给予重创和威胁,这些小国就会开始提前下注。

想要指望他们全力配合大汉攻伐匈奴,现在依然很难做到。

但是让他们出点血,把对待大汉的姿态放到等同于匈奴的层级,而非挑战者的角色,还是绰绰有余。

而这一切,就来自于那一封捷报所带来的消息。

“卫青破龙城!获匈奴祭天金人。”

匈奴死伤不足千人,可这一封捷报,也昭示着一个敢于挑战匈奴,与匈奴正式开始不死不休的强大王朝,正在冉冉升起。

龟兹城外,新任的国王,也就是那位让张骞都记不住名字的阿达杜塔·萨尔玛那萨王子,正拥抱着张骞,感动的无以复加。

“若非大使为我龟兹做主,让那个昏君早早的去见了天神,我龟兹国百姓还要遭受昏君、暴君的统治。”

“大使救我龟兹国之恩,阿达杜塔铭记于心,请大使放心,日后西域若有风吹草动,龟兹愿为大汉耳目,共同维护西域和平。”

孟焕有些好笑的看着两人垂泪倾诉的场景。

大宛、乌孙两强并立,西域诸国哪个不是夹缝中求生存?

什么愿为大汉耳目,不过是想抱紧大汉的大腿,一旦被人欺负,随时找机会找大汉爸爸求援罢了。

只不过,依照他对于诸夏文明的了解,对于这种小弟拜码头的行为,不论是汉,亦或者唐、明,都是乐见其成的事情。

张骞又继续勉励了一番新龟兹王,教导其仁政爱民的治国思想后,使团便继续踏上了东归之路。

而孟焕在见到消失许久的赵德邦轻轻朝他点头之后,也是露出了笑颜。

孟焕开心,一直紧绷着的龟兹王,这才缓缓吐出了那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

军团行进在东部沙漠的戈壁滩上,心情大好的张骞环顾着已经来到近四千人的军队,心中也是豪气万丈。

只不过扫视了好几圈,他才反应过来少了数名熟面孔。

仔细数了一下玄甲骑的人数,他这才恍然大悟,唐柿与三名眼熟的玄甲骑已不在阵列之中。

不过他也没有追问,行军布阵之事是孟焕亲自负责,有什么问题他肯定是第一时间知晓。

既然孟焕没有和他说,说明此事就算不是他亲自布置,也至少是知情人士,于是放宽心神,继续思考着未来的面圣奏对。

告别龟兹,往前便是坦途,一路复行百里后,斥候便带回了最新的消息。

“报!!!”

“启禀孟将军,前方数十里外有大约三千骑兵列阵,正在阻截射杀我军斥候!”

一声传令,让整日在沙漠中苦熬的将士打起了精神。

“可有探明敌军身份?”

“回将军,敌军旗帜鲜明,正是楼兰国正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