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周边树林32(1 / 1)

如果说村周边的话,那么苔园可就要排除在外了。

从南边村子入口来说,靠近东边的第一片树林可就不小,是村子里最大的,也是我们经常来抓蝉的地方。它是几片树林连在了一起,分为三个部分。

最西边,是在坎上,坎上还住着三户人家,这片树林位于村西南角,又分为两个部分,南边的部分都是老树,杂草很深,一般最外围都会有人放牛,放羊。它的西边就是贯彻村子南北的大路。北边的部分,一般都是没种植几年的小树,不过在坎边有一颗老树,据说活了好几百年,在它身边有一个我们小孩子上学走出来的小路,小路一直通往不远处的王围孜教学楼后面。路的入口在北边,链接村子另一条主干路。

中间的部分,也就是小路贯穿的那片树林,位于坎下,这是一片低洼处,经常会有积水。它也分为两个部分,在南半部,是高处,我们抓蝉最主要的地方。第三条水系也会在这里分流。在北半部,海拔又低一些,这里有两三个大沟,水流会通过东西走向的路向北流入前沟。

坎的东边,有一片梧桐树,还有一户人家,早就无人居住了。这一片树林比较小,大概只有两三个个房子大小的面积。它的东边缘,便是村子又一条小主干路,南边链接通往山谷的大桥,桥的再南边,就是王围孜学校。中间部分,链接东西走向的一条路(路中间便是流入前沟的第三条水系分支),如此,便把整个第一片树林给围了起来。北面则是链接前沟在东边的边缘,踏过一条石板桥,就可以进入贯穿村子东西的另一条大主干路。北面小路和村两条主干路以及前沟围成的面积,是一片居民区,大概有七八户人家。

小主干路的最东边,便是另一片大的树林,它的面积和西边的差不多,不好说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不过,它分为村里和村外,村里的,又分坝上和坝下,坝下呢,地势低洼,中间住了一户人家,只有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我们夏季抓蝉,口渴了会经常到他们家要水喝。林子最南边有便是第三条水系主流部分,它被山谷包围,山谷南边是第三片树林,一般我们不会去,已经不属于我们村子范围,是村外了。坝上,靠近西边的是一大片居民区,大概有十几户,靠近东边的是一片坟地,坟地周围便是树林,林子里还有几片豌豆地。这就是我把二弟头砸个窟窿的地方。

村外的呢,是树林向东的延伸,也是一大片坟地。不过,它也被一条小路分为两个部分,南边的,是一个斜坡,一般中间种着庄稼。庄稼地南边尽头和东边尽头都链接着大塘(富军沟)。北边的树林地势高,在林子西边还有一户人家,就是我和弟弟偷猫的地方。在林子东边,有坟地,有一片松树林,再往北就是红艳沟南边的芦苇荡和水草沟了。林子的最北面,是一个陡坡,下面种着庄稼,中间有两座坟(后来村里的二奶也埋在这里了),庄稼地最东边就是红艳沟。

其实,属于东南角的,还有一片树林,便是前沟卜字那个斜点,点和东西方位的小主干路以及南北大主干路一起把这片树林分割开来。树林分为两个部分,东边是树,南边是居住区。

自此,村子东南部分就结束了。

下面就是西南方位的树林,这边的结构就简单多了,在村南北大道的西边,跨过一条沟渠,就可以来到第一片树林,这个树林很小,南北都有人居住,也没啥可说的,就是斑鸠特别喜欢在这里歇脚。小树林的西边,是一条小路,小路向西,则是第二片树林,比第一片略大一些,林子由两部分组成,南边的是树林,北边的是梨树林和几户人家。这个区域我们来的也不多,一般都是找蝉蜕的时候,如果顺路便停留一会。林子的最北面,便是阿龙沟。

阿龙沟和前沟,以及东西走向的大主干路,把村子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而南北走向的大主干路,和东西大干路又在村子中间交叉,从而把村子分为四个部分。

如果你看到这,一头雾水会变得清晰起来。

村子西北角,第一户便是二爷家,他们屋后就是我们家,我家屋后就是养蝴蝶花的那家。我家屋子西边就是太姥家。再向西还有好几户。而我们要说的树林,不是完整的,是被屋子隔开的,也可以说我们是被林子抱住,我们临林而居。其中比较大的两片树林,一片位于太姥家屋后的北面,和竹林东西相隔。另一片在强强家西边,那里有一条小道,道的两边就是一排排树,一直链接到他家屋后的那一片树林。林子向北,就是田野了,没有树林了。田野再向北,第一条水系附近倒是有树林,但已经不属于我们村子了。

村子西边的树林,结构都很简单,而且面积都不大,下面最后一个方位,林子算是稍微大一些,但不如东南角的。

首先,先说一下中间的居民区,后沟把居民区分为两个部分,伞把的西边是桃园,是丽丽家,这边一共有四户。伞把的东边,是一大片居民区,大致有七八户,最最最东边就是姥太家。

而,所谓的树林,其实是在后沟的北面,最开始,这里人烟稀少,只有姑姥一家在这里。后来,我们家新房子才建在这。后来,村子又一户在我家和姑姥家中间落地。再后来,又来了一户外村人,在我家西边,紧挨着南北大路。

下面,我就以姑姥家为点展开叙述,在我们家没有搬来之前,姑姥家的西边是树林,这片树林是我和丽丽以前经常来玩的地方。我家搬来以后,我们就住在树林里了。村里来了一户,我家东边的树林就没了。马路边再来一户,我家西边的树林也没了。再后来,老爸把屋后垫高,填土,屋后树林也没了。自此,这片树林彻底消失,变成居民区。姑姥家南边是后沟,北面是田地,东面是田地,而田地再往东是两片树林。其中,最东边的那片树林,里面有很多的椿树,是我们经常抓花大姐的地方。

好了,村子里面的树林到此就说完了,在远些就跑到别人村了,就不说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