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允洋街奇遇记(1 / 2)

这个时代没有朋友圈和短视频,也没有小红薯和某宝,大学生们则有更多时间用来互相交流加深彼此间的熟悉,报到第二天赵旗带着大家办了饭卡,逛了图书市场,最后又去自由市场采购了些必须品,例如每人一个红色小闹钟,几个晾衣架,一面穿衣镜,一台二手的单卡双喇叭收录一体机,一把水果刀,一把菜刀,一个菜板子,还有一个被床单裹的严严实实带回来的电炉子。下午时除了孙耀洋一直用手机发短消息,孔对海继续淫笑的看着寻秦记,剩余四人一边听着收录机里传出的音乐,一边围在桌边打扑克。升级拖拉机,一级五毛钱,升10级重新抽牌换牌搭子。谁赢钱晚上谁请客,最终老大陈云以18块5毛的优异战绩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数着零钱的他,当时的表情是即兴奋又肉疼,

晚上计划是去学校里面的允洋街吃饭,距离不远也就是步行五六分钟的样子,索性大家都素衣简行,背心裤衩大拖鞋,主打一个舒服。

行政楼西边的老树用力的托举着夕阳,让它最后的余辉可以在晚风吹卷起的树叶间,尽情挥洒柔和细碎的光,光透过叶片打在来去的师生身上,也包括501寝室的几个牲口。

允洋街,顾名思义,就是连接允公大学和北洋大学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除去澡堂,邮局和银行外,越靠近两边学校的店面相对越是高档一些的餐馆,最中间低矮平房中的林立,才是真正属于平民学子的购物饮食天堂,打卡的磁带光盘,小饰品,小文具游散在外围。再往前走才是今天501众人的目的地。从远望去烟火缭绕夹杂着人声鼎沸,众多小吃摊和有简易桌凳的路边摊如繁星点缀般镶嵌其中,锅盔,馅饼,白吉馍,烧麦,水饺,牛杂面,炸鸡架,灌汤包,煎饼果子,大鱿鱼,鸡蛋灌饼,羊肉串,林林种种,是真正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条从自发而逐渐形成的美食一条街。十年如一日的服务着两所学校近四万师生。

大家东瞧瞧西看看,最后在孙耀洋同学的不耐烦将要爆发时才在一个相对廉价的小摊位前停下了脚步。一个简单的刀削面铺子。低矮灰暗的平房里烧着一口滚水大锅,门前折叠桌上摆放着若干简易凉菜,用褐色纱绷做的罩子盖在上面隔绝了虫蝇的侵扰。白铁皮的大澡盆里漂浮几块薄冰,下面堆叠着祖母绿色的老雪花啤酒。

6人围坐在折叠矮桌边,几叠凉菜,一些烤串加凉啤,也能把众人吃满嘴油光。论吃饭还得是小勇更牲口一些,撕下一块烤馕卷起在小炉子上被烤的滋滋冒油的鸡皮,一大口咬下,使劲儿的咀嚼,鸡皮油脂香味瞬间在口中爆开,混合烤馕酥脆的麦香味。吃的小勇大屁股扭啊扭的,让身下马扎发出了有声的抗议。

“三哥,你说这馕夹鸡皮是谁发明的,太香了!5毛一串鸡皮一块钱一个馕比去吃食堂还合适。”听着小勇的问话,赵旗继续默默地喝着啤酒,并未答话,只是微微做了一个战术后仰,生怕这货嘴里爆出的鸡油溅他一脸。

小勇也未必是真想要答案,只是喜欢持续的语言输出:“三哥你不也是刚报到吗?咋学校里的事情都知道呢。”

20岁左右的小伙子们吃饭真的就是吃饭,大家不吃饱之前,是绝对不会轻易开启话题的。只有赵旗这个中老年灵魂才会一口口呷着冰爽的啤酒,打量这人间烟火中的岁月流逝。

刚开始还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孙耀洋也逐渐适应了氛围,主动和孔对海勾肩搭背的聊起霓虹国各个老师的经典之作。

陈云只是在点菜时显出了一些肉疼的神色,吃的时候那叫一个格外的积极。

看着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赵旗清了清嗓子,端起酒杯到:“咳咳,哥几个我提一杯啊,这是咱们501第一次聚餐喝酒,虽然简陋,但也颇具意义。愿我们哥六个在今后的四年生活里都能如愿以偿,顺顺利利度过本科的学习生活!不负韶华,不负对自己的期望。来!干一个。”

“来!”“整!”“喝”……此时六人一起端起酒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真心的笑容。一杯杯带着对未来希望的淡黄色液体,让气氛更加热烈,也让几人更加熟络了。

在月牙几近当空时,大伙每人都最少喝了四五瓶啤酒。最后赵旗也没真的让陈云请客,主动把饭钱结了。还不算太贵130多块。弄得陈云有点不好意思,强烈要求他来,看着光说话也不掏兜的老陈。赵旗也就笑笑,他一个中年灵魂还真能跟一个孩子一般见识啊。

几人喝干杯中最后的酒液,一个个晃晃悠悠的走出即将关门的削面铺子。三两成群,勾肩搭背的往回走着。刚出允洋街迎面不远处是一家名叫“新部落”的酒吧,依旧是霓虹闪烁。门口停着的一辆美国二战时期的敞篷威利斯吉普车。应该是辆报废车。其上挂满了闪烁的灯带,用此来吸引过往行人的眼球。

无巧不成书新部落里也走出了十来个人。有男有女,其状微醺!男子们都是衬衫西裤衣冠笔挺,三个女孩相貌也都比较出众,打扮的相当靓丽时尚。

孙耀洋突然停住脚步,好像是为了再次确定一样,摘下眼镜用衣衫下摆使劲儿的擦了擦,重新戴上。

“杨希!”这个名字孙耀洋几乎用吼的方式喊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