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道法自然(1 / 2)

太上老君见我理解得快,也不再啰嗦啥子,径自又显化出第二十五章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章我算是早就粗通了的!

老子在此重提“道”的根本属性,是要引出“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后面几章批驳“轻天下”或“取天下”的想法和行为打下铺垫。当然,也提出了“道法自然”这一根本原则。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说:

早于天地产生之前,就有东西混然而生成了。那时宇宙是一片寂寥的,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并永不停息地循环运行下去,可以认为那种状态就是天地之母。

这是在介绍中国古人对宇宙认识的一种猜想:天地诞生前宇宙处于鸿蒙状态。鸿蒙之中含有阴阳二气,但还没有和谐地合而为一。

中国古人把形成物质的原因归结为阴阳二气。

所谓阴阳,就是根据物质显现出的冷、热或明、暗这两方面特性,分成了阴、阳两种属性。

古人认为有这两种属性的无形的气互相纠结和谐组合从而演化出万物。

据说是伏羲把阴阳二气形象化地画成了太极图案的阴阳鱼。

阴阳二气和合,即产生了新的东西。比如男属阳,女属阴,男女和合,就能产生新生命。

所以,老子在此说鸿蒙状态是天地之母。即太极诞生了天地。

以此下来,可以这样理解,太极就是道!老子又把它说成是“大”!

现在民间也有把父亲称之为“大”或“阿大”“大大”的嘛!当然,这是经父权社会的改造后才如此的。在远古原始时期,人们可是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的!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是说:

“大”就是向无边处延伸、发展。即“逝”,流逝延伸之意。“逝”就是远。即远离。而远离后又终会回归。即“远曰反”(反通返)。如此形成了周而复始的运转。

这其实就是老子对太极运转的描述。太极图中阴阳鱼首尾连贯地相逐游走,形成周而复始的运转之态。老子是把它放大到了整个宇宙空间里来说了。

他这说法就有趣了!他这描述,不正如现代天文学家们观察到的宇宙大爆炸,各天体都在逸散。而黑洞又在如同漩涡般往复运行着的么?

这不得不让我佩服起古人的智慧来!莫非他们真的是外星人的遗民?

而后,就是说道是如此的(即“故道大”),天也是如此向远处延伸发展而又回归包裹着大地,地也如此向无边处延伸而又会回归(这就有点环球一游的味道了),人也如此延绵不绝的发展,而最终还不是要反朴归真。

当然,此处,“人”代指的应该就是人类社会。

老子以“人亦大”的观点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也是要回归到根本点上的。

虽然,他没在此处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这根本点,但我们结合前前后后的内容可以看出,那就是民生自然!

所谓民生自然,就是指人们最终还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