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太虚幻境遇老君(1 / 2)

我四下观望了下。

说来这景区的景色也忒怪,总给人一种缥缥缈缈、恍恍惚惚的感觉。

才入眼似乎是高山流水,扫视过去后,转瞬回过头来又见有小桥人家隐于青山之下。再如此一转眼后又回看,则又见亭台楼阁,隐现于层峦之间……

反正只要移目另看,再回过头来看自己觉得看过的地方,景致就又变了。

我大惑不解,这是啥子个魔幻地方哟?

我正惶惑间,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年轻人,欢迎来到太虚幻境!”

我一转身,看到身后不远处居然出现了一座亭子。亭中一白衣老者,大耳方额,长须如瀑,长眉似雪,正倚坐栏前,微笑着向我招手。

我鬼使神差般地走进了那亭子,向那老者问道:“老人家,您方才说这儿是……太虚幻境?”

他微笑着向我颔首示意:“然也!请坐!”

他举手示意我坐他对面栏边条凳上。

我坐下来,仔细思索了下。喃喃自语道:“太虚幻境……这名字好像听说过!有点熟悉的感觉!”

那老者抚须问道:“怎么?小友也熟悉这儿呀?你可应该没有来过吧!”

我忽然想起来了——对头!《红楼梦》中不是写了个太虚幻境么?里面还有个警幻仙子的!好像是秦可卿么?她可带着贾宝玉到了迷津之处,贾宝玉差点失足跌入其中,被吓醒过来了!

还有,据《列子.周穆王》中记载,周穆王也曾神游太虚。“其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竦焉。王自此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

又说太虚幻境中有一警幻仙子,称为化人,专为进入其中的元神指点迷津。

周穆王处于其中时,即有“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

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

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

化人移之,王若殒焉”这么样的记载!

亏得我看书不少,还晓得这些!

若按《列子》中所载,此处虽然表面上甚好,但实则凶险!周穆王可是差点死在这里了!

那么,按说那警幻仙子,应当是个绝色仙女,但我眼前这老者是谁呢?

我不由疑惑地打量起来老者来!

老者笑了笑,又说道:“小友勿惊!吾,李耳也!因适才感知小友评说于我,数千年来,无人如此中肯!故吾视你如知己,特邀你于此一叙也!”

我一听,顿然吃了一惊:他居然是李耳啊!怪说不得耳朵又大又长!这不太上老君么?我居然见着太上老君了!

我愣愣地有些傻了,不由问道:“那……我死了么?”

太上老君笑着摇摇头道:“哪里……哪里!你不过梦游于此而已!”

“梦游?……”我还是回不过神来。我好像没有梦游症的嘛!

太上老君像全然知道我在想些啥子一样,说道:“你只是在梦中而已!”

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自己酒喝多了挂了呢!

太上老君接着解释道:“这是我显化的太虚幻境,在我离恨天兜率宫上方。此境呢纯属虚设,只可灵魂进入感受一切幻化之过程。”

“我之所以显化此境,主要是以供众仙论道之用。”

“仙家分居万方,相遇不易。然心念电驰,一念间可越无极。只是神念可聚而交流之地,实在难求!”

“故吾设此幻境,可驻神魂。一日千年,幻化万分!众仙用之,皆曰妙极。”

“故此境已成仙家圣地!相互往来,皆通过此境联络。更多者,即以此境为集散之地,神魂交往,皆在于此。”

“方才吾也因听得小友夸我赞我,而深得吾心。故特冒昧,招小友神魂于此一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