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人讲故事的小蛇(二十)20(1 / 2)

33,无福女人毁三代

在“冯庆丰事件”的第二天傍晚,刘奶奶来得比平时都要晚,而且脸上有疲惫之色,大家问是啥缘由。

刘奶奶苦笑道:“还不是犯了‘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的毛病,操了没必要的心,费了没必要的神。哎,从今往后啊,再咋沾亲挂拐,不论他哪根儿筋疼,只要不关自家的事儿,我都不再去操心费神地多管闲事了。说轻了,等于没说。说重了,还不落好地得罪人。可我就是这么没脸儿,见了啥不对路子的事儿,就想说两句。要不咋说,人老了,耳聋眼花话语迟是福呢。对不认真假人的家伙,就别多嘴多舌去点拨。可你们也知道,我这个人历来没心眼儿,许多时候,好心被当成驴肝肺,也没个记性。遇事就忍不住地爱说几句,惹来一身的不是,是在所难免了。想想,这都是我自找的,事后我不怪人家恼我,只有自己的气。我咋就这样没记性,总是爱犯这样的毛病呢?”

大家听了,忙问是啥事。

刘奶奶长出了一口气,对大家详细讲了午后发生在她家的事。

大家听后笑道:“不是你没有记性,也不是你多嘴多舌爱说话地在管闲事,这可是你该有的作为,是你最该讲的教导话。而且,你说这些道理,听起来真是有水平,都赶上甘老师的水准了。”

得到大家夸奖的刘奶奶笑道:“我这还不是甘当甘老师学生的收益,跟着名师学,内在的东西没学到位,照猫画虎,弄个外皮儿,还是行的。俗话说得好,‘庙前的小孩儿会念经。’不过,对甘老师讲的有些话,总是理解领悟得不到位,话经常是说不到真正的点子上。我跟甘老师比,那是窜天猴追火箭,差得可远着呢。”

话说这天吃过午饭后,刘奶奶和老伴儿照常小睡了一会儿,过后,老伴儿就随儿子儿媳去地里摘绿豆了,她就到院子里的阴凉处,戴上老花镜穿红辣椒。没穿多久,就见孙子大爷爷家的大孙女刘英,披散个头发,穿件黑色的短裙,手里拎着一箱牛奶,老远就亲热地喊着“三奶奶”,是笑嘻嘻,扭搭扭搭地走来。

刘英出嫁多年,虽然是经常回娘家,但很少来她这个三奶奶家做客,可谓是稀客。刘奶奶一见,忙招呼着,往屋里让。

刘英却说:“屋里没有院子里凉快,在这儿说话最好。”边说边坐在辣椒筐旁,直截了当地说了前来的目的:“我今儿来,是有个事儿,想求三奶奶出手帮个忙。我当真人就不说客套话了。就是来讨三奶奶个财东的。”

刘奶奶笑道:“你来借钱,要做啥用?我得问清弄明白了,才考虑借不借。借多,我可没有。你要实话实说,可别在我面前扒瞎,我可会察言观色,有没有撒谎,我是一看便知。”

刘英一听,忙挨向刘奶奶撒娇说:“您也知道,我是个没有弯弯绕的直肠子,扒瞎是短板,打架骂人倒是本事。”于是,就说了为啥来借钱。

原来,刘英在前段日子的初中同学聚会上,见到了初恋情人,得知初恋离了婚,正打算南下做生意。刘英眼睛就直了,拿初恋的光鲜洒脱,跟自己老实巴交天天干农活的丈夫作比较,勾起了对初恋的深深爱意,竟然一心想跟这个初恋走。初恋得知很高兴,并建议刘英最好能出资入股他公司,日后好以股东的身份分得红利。但刘英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手里没有任何积蓄,她从没有存钱的意识,想在自己三奶奶手里借个三五万,向初恋表示表示,好在初恋面前显得有点儿层次。刘英之所以不敢向三奶奶家的叔叔婶婶借,是知道他们跟自己的妹妹弟弟一样,早已把她归纳到了没正事人的行列里。

刘奶奶听后,立即表示不支持,并直截了当地说:“我不看好这个事儿。咱不说这事儿正不正当,其实,你人跟他去,对他就是大的投资和入股,你还出啥钱入股呢?我想,不是他要借鸡下蛋,就是想骗财骗色,骗你这个给个葫芦就是瓢的实心眼儿人。”

刘英笑道:“不会的!他不是那样的人儿,我们是在初中时就相识的,我了解他。”

刘奶奶说:“那是你年纪小的从前,不是都有孩子十多年,快接近二十年后的现在。这么多年,他要是个中度罪犯,都刑满出狱了。何况还有‘事隔多年,沧海海桑田’的变化呢。我问你,他离婚之前在干啥?为啥离的婚?”

刘英道:“他说,这些年都在做进货和批发货生意的,是南北方地跑,在家陪老婆孩子的时间少,老婆红杏出墙有了新欢,非要跟他离婚,并主动养着俩儿孩子,他净身出户,抵了抚养费。他同意了,因为他有能力有资源更有渠道,很快会有自己的买卖,马上能东山再起。”

刘奶奶听后摇头道:“你可拉倒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锣鼓听声,听话听音。别是他,啥啥都不是地没个正溜儿,他媳妇看着没指望,还得养着他这么个不着家乱跑的老爷们儿,就当机立断地跟他离了婚。他媳妇养着孩子,那是对孩子负责,不想让孩子跟着他没好日子过。我想,他之所以说是被老婆逼得净身出户,那是给自己糟糕的行为,安个好名头和好的说辞。然后,花言巧语地来骗像你这样头脑简单思想单纯的女人,好让你进入他的圈套,好肥吃肥喝地宰你。”

刘英笑着摆手,表示完全没有必要去怀疑和猜测这个人,这个人绝对是可以信得过的。

刘奶奶却说:“我问你,他的事儿,你是在哪儿听到的?是别人无意说给你的,还是只有他说给你的一面之词?他之前的一切,你有没有亲耳听到,有没有亲眼看到?你对他这些年的具体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了吗?我当你说,我要是想骗人上当,编瞎话粉饰自己,不用谁教,我也会。尤其是对不知自己底细的人,我想咋说就咋是,可能比他还要说的圆全靠谱。他的一句,要你出资入股,就漏了底儿。他一定不是个啥好货,别是他无情地在算计你,你还念旧情有义气地拿他当好人。一旦痴心地入给你设下的圈套,他不但不会感念你的好,只会拿你当个笑话地看不起你。因为男人最看不起的,就是为了那一点点私情的甜蜜,就全然不顾恩情,冷酷狠心地抛弃丈夫和孩子,轻易就跟一个男人走的女人。对于男人来说,搞婚外情,那叫风流,对女人来说,就叫下流。他一旦拿捏住了你的软肋,你就会遭到他的无情索取,他会在你身上不断榨取他想要的东西。你将来落得再怎么凄惨可怜的地步,他都不会怜惜你,却会认为是你的活该。我听甘老师说过:‘当你决定完全相信一个人的时候,就要接受被他欺骗和出卖的可能。’你要是信我的话,就消停地在家过你的日子,免得被他买了,还帮他数钱。”

刘英觉得不入耳,是百般地为初恋辩解,一心想借到钱。

刘奶奶没有商量余地拒绝说:“别说,你还没有把他底细了解清楚,这个钱我不能借。你就是把他了解清楚了,他也真的能领着你发大财,我也不会借钱给你。因为,我不会赞成和支持你离开你的男人和你的孩子,跟一个外来人,寡男孤女地一同外出。那样,我不是在变向地拆散你的家庭,不是在制造一起离婚案吗?有些事是有可为的,有些事是不可为的。”

刘英一听,有些不高兴,便挑理道:“我妹夫养猪赔成那个样儿,你都能借钱给他,一花就是六七年,事后,一分利钱都没有要。我小弟卖大货车时,手里一分没有,借你和我大叔那么大数目的钱,都没犹豫,连借条都没打。咋到了我这,区区的三五万,你咋就一分地都不借了呢?”

刘奶奶说:“你小妹两口子肯出力地有正事儿,是过正经日子的勤力人,暂时赔钱,我拉他们一把,让他们上岸赚钱。现在不是翻身地有了钱,有啥风有啥浪的,也有承担的能力了,我帮得值。你小弟借不上你爸妈的力,一家老小还得他养着,头些年他看准跑大货车挣钱,你们谁都不支持他,说‘欠钱上万,无边无沿’,怕他还不起。我们不借他,眼看他错失机会,奔不上好生活,该有可惜啊!当他挣到了大钱,进城有了根基,再学他去卖大货车那些人,可就没有以前那没腰的钱可挣了。可今天的你,是要抛夫弃子跟情人私奔的,我有钱没钱,都不会满足你。你的情况,跟你弟弟妹妹完全不同。”

刘英听后,好悬没发火地起身就走,但为了自己想要的好日子,还是强装接受地挤出了比哭都难看的笑容,表示虚心接受三奶奶的批评指教,转而说:“借了钱,我不忙着投资,看准情况再说。不见兔子,我不撒鹰。”

刘奶奶很清楚刘英的心思,反正家中没人,也没有邻居上门,趁机就想对刘英多说几句,好让刘英有个警醒。于是就将声音放低了说:“你这个人太自以为是,不知啥是错,错了也不知道马上回头,还认死理儿地一条道跑到黑。不是我吓唬你,这样地一意孤行,会给你招来邪祟,你会在鬼使神差下,往邪路上走,没你啥好处。”

刘英轻声一笑反驳说:“哪里有啥鬼神邪祟的?我可不信那一套。我可是清醒得很,明白得很,鬼神邪祟不会沾我身的。”

刘奶奶小声道:“你可以不相信鬼神,但你不能不相信因果具有的报应,你不能不相信风水轮流转这种事情。而且这个风水,会把那些没底线、没人格、没道德的家伙,往死里转,报应就会发生在这样人的身上。”

开始,刘英笑三奶奶是多心地多此一举,但笑着笑着就不笑了。她听出了三奶奶不想借钱的托词不入耳,已经把自己说得特不堪地归在了没有好报之列,就木个脸转移话题说:“就是没有这个事儿,我手头也太紧,您不想借钱帮我,就说句没有都成。不用这样疑心疑鬼,又拐弯抹角地一边埋汰我,一边拒绝我。有钱不借,我不恼你,你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兜里有钱,才是最好的保障。”

刘奶奶一听,心里就不是味,以长辈的势头,根本不需要藏着掖着地给晚辈留啥面子,就放慢语速,不客气地说:“你过日子当用,我一定借给你,但也要和你男人一起来借。那样,我都可以不要地送给你。但你想拿这钱去跟初恋私奔,想抛下丈夫孩子要远走他乡,我是不会借钱给你的。变向地拆散一个家庭,这事儿,你三奶奶不会干。”

刘英忙拉回话说:“三奶奶,你放心!我不是真的傻,不会忙着离婚,一旦看他不行,见不是他说的那么回事儿,大不了,就回来还跟我家的那个过呗。说不定,我还会能在他身上捞点儿钱,不会空手回来呢。在男人身上捞钱的心眼儿,我还是有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