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路远(1 / 2)

这个蓬头垢面的小孩,正是刚才在后山与玄清子一起采摘玉灵神菇的小男孩,是玄清子前年新收的徒儿,师兄们都叫他路远。

依照杨过的说法,“路远”这个名字很有可能是小孩自己随口编的。到底是不是他的真名,谁也说不清楚。

小孩生的机灵可人、聪颖伶俐,刚来玄清洞时不过两三岁。或是与玄清洞命中有缘,初次看见这个小可爱时,就连一向执拗不驯的杨过都爱不忍释。

或许是杨过觉得大师兄南宫问平日里管束太过严苛,内心里对大师兄总是敬畏大于情谊。路远则不同,他那天生讨人喜欢的可爱模样,立刻让杨过心中欢喜不已。

三年的时光里,小兄弟俩感情日渐深厚。有福同享,有难同担,有坏事一起干。

只是犯了错误之后,二人的结局往往大不相同。

杨过性格执拗,万事分个泾渭分明,只要是自己认可的事,哪怕大师兄责问也是一副死不认错的倔强脾气。故而,常常受到师父和大师兄的惩戒。

而路远却恰恰相反,天生机敏,八面玲珑,小小年纪便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每每犯了错,总能找到点子,让杨过一个人来背锅,自己则是全身而退。

小家伙有时候还不忘补上一刀,提醒师父和大师兄别忘了处罚刚刚替他背锅的二师兄。

不过,他也常常在杨过被罚去面壁的时候,背着师父和大师兄偷偷地送去一些食物。或者趁师父休息的时候,去洞口把把风,让杨过出来透透气。

******

只是这路远的来历,有些奇怪,没有谁真的知道,包括他自己都道不明白。

那年刚刚入冬,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得师徒三人原本过冬所需的柴料和食物都未及准备。山中住户原本就不多,且彼此相隔甚远,同样突遇大雪,谁家也不会有多余的食物借给他们。玄清子只好让大弟子南宫问下山,去三十里外的路家镇买些衣食和木炭回来过冬。

路家镇是这方圆百里的头号大镇,镇上多数人家都姓路。路家镇出镖局,镇上大小镖局一共有十三家,这十三家镖局可谓远近驰名,家喻户晓。只要打听到走镖的镖局是路家镇的,那些江湖盗贼大多望而却步。

所有的镖局中,尤其属镇东南的“龙吟镖局”名号最为响亮。龙吟镖局的帮主路天龙武功高深莫测,二帮主路天虎更是身法诡异、行踪不定。

这几年,龙吟镖局的大公子路风霖声名鹊起,陇西与东川一带的劫匪但凡听到路风霖三个字,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肥肉从嘴边溜过,连那阵肉香都不敢上前闻一闻。魏国境内所有发往西川的镖,几乎都是由龙吟镖局来保运。

路家镇自打有了各大镖局坐镇以来,往返的商队络绎不绝。镇上不仅商贾通达、万物云集,而且夜无犬吠,家无闭户。

南宫问下山的那天,漫天大雪,山谷中狂风肆虐,仅有的那条小路也被飞雪抹去了踪迹。为了能赶在天黑之前回到玄清洞,南宫问下山的速度极快,身轻如燕、脚点六花、随风而下。他知道这个糟糕的天气将会让回山的归程变得异常艰难。

出了山口,大雪下得更疾。举目望去,大雪弥盖了周遭的一切。不远处稀稀疏疏几间茅屋被困在篱笆墙内,几条黑狗相继跑出,对着风雪中这个戴斗笠的赶路人一阵狂吠,却又不靠近。

南宫问取下头上的斗笠,抖去上面一层厚厚的积雪后,重新戴好,凭着感觉往路家镇方向摸索而去。

转过一个山角,突然,一阵女人的尖叫和小孩的哭喊声,混杂在寒风的嘶嚎里从不远处传来。南宫问赶紧停下脚步,向四周看了看。隐隐约约看见一名侍女模样的女子抱着一个小孩,惊慌失措地朝自己方向跑来,后面跟着两名手持尖刀的大汉。

再往前看,一辆马车停在路边,另一名女子正被另外三名大汉缠在中间。一个马夫模样的人,身上与地下一片鲜红,突兀的躺在马车边。

南宫问心中一凛,这里离路家镇不过十里路,哪来的强盗?无暇细想,救人要紧。

那两名手持尖刀的恶徒正龇牙咧嘴地扑向怀抱小孩的女子,突然二人觉得眼前一晃,凭空出现一个戴着斗笠背长剑的男子,双手抱胸堵在他们面前。因为南宫问出现的速度太快,二人心中一怔,互视一眼后,其中一人有点心慌地问道:“干什么的?”

南宫问侧着身,用斗笠遮住了大半张脸,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要不要把眼前这两个人一剑划了去?他有点吃不准,心想还是先问一问吧。于是便清了清嗓子,没成想开口却有点结巴地说了一句:“你们几个,在——在干什么?”

两名歹徒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一人甚至乐的前仰后合。二人一步步向南宫问逼近,晃着脑袋一边走一边用手中的刀片拊着掌心。先前问话的那人咧着嘴笑道:“干什么?呵呵……你他娘的看不出来吗?从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怎么,想学侠客,打抱不平吗?”

“滚一边去,要是坏了大爷的兴致,信不信大爷一刀劈了你。”另外一人似乎更加迫不及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