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进驻榕城(2 / 2)

果然,口号喊得漂亮,还是有点用处的。

当口号响彻在从建州到福州的官道上,此前刚被流寇吓得不轻的乡绅乡民,像是看到了救世主。

乡绅们捐出了一点意思,就当做了一笔小买卖,哪怕有去无回,得不到一点回报,也好过被恶狼给抢了去。

而乡民们早就过腻了担惊受怕的日子,纷纷加入了队伍,总算找到了自己的组织。

就这样,陈超领义宁军八千人自建州出发,一路向南,接纳壮士,扩大兵力,抵达福州时已近万人。

果然,一切都在陈超的预料和掌控之内。

黄巢在乾符六年正月撤出福州,率众继续往南流窜。

此时的福州,贼去城空,福州之兵死的死,逃的逃,早不见了踪影。

一座空城就在眼前,义宁军趁虚而入,陈超就此接管了福州城防,可谓天时地利,顺应时势。

福州本地的乡团后知后觉,等反应过来的时候,福州城已落入了建州人的手里。

城门守住之后,便要开始处理兵务,主要是没有阵亡的福州之兵。

那些四处逃散的福州之兵,必然是躲了起来,要么进山当了盗贼,要么回家当了逃兵。

陈超命人粘贴告示,对逃散的福州之兵广而告之。

“福州和建州一衣带水,义宁军千里驰援,来晚了,请兄弟们勿怪。”

“逃兵有罪,罪不当诛,毕竟流寇凶猛,就连我们的观察使韦岫都弃城而逃了。”

“福州城没守住不是你们的错,朝廷没有怪罪大人韦岫,自然也不会怪罪小兵你们。”

“落草为寇不是正道,只要能及时回城登记,定当既往不咎。”

“义宁军随时恭迎兄弟们的加入,继续守卫福州。”

很快,消息散布了开来,归来依附的福州兵络绎不绝。

陈超上表向朝廷奏报了情况,表明义宁军已进驻福州城,而福建观察史和福州刺史当下空缺,暗示自己看上了这两个官职。

福州经流寇的洗劫,和两个月前的建州一样,可谓是百废待兴。

要想福州的恢复吏治和民生,仅靠陈超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古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一旦处理不好民生问题,福州的乡团就有可能群起而攻,取而代之。

陈超没有多想,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要把陈岩请来。

毕竟,建州在陈岩的治理下,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已然恢复了生机,民生推进有条不紊。

陈超命身边的两个守卫小林和小包,分别前往左右两军,招来军中的四位大将,开会!

表面上说是共同商议要紧之事,实际上只是把想好的要紧事,通知他们一声。

小林和小包把话带到后,就都先回来了。

小林叫林汉彻,小包叫包洪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