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泡泡油糕(1 / 2)

一回新鲜,二回熟悉,三回就喜欢了。不论是平城的百花烧麦,还是龙城的泡泡油糕。

陆润兮觉得每次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店,虽然去的是同一家店,看起来好像差不多,但又总会有些不同。这既是因为他们特意选不同的菜尝试,也是因为从格外凝视过的快乐中总能体味出细微的不同。后来想想,也许是因为他们在一起,所以酸甜苦辣都是风味。

比如平城连锁店的泡泡油糕跟龙城连锁店的泡泡油糕,龙城连锁店不同分店的泡泡油糕,都似乎略有不同。有的薄薄一层外壳,油多些软些,有的油少些黏些,有的外壳脆脆一层。

无论什么样,妈妈似乎都挺喜欢。

虽然知道不健康,妈妈还是本能地喜欢油炸的食物,难得也会放纵一下,大快朵颐一些油炸食品,薯片,油条,泡泡油糕。

“不管了,先吃再说。”妈妈一贯潇洒痛快。

相比之下,陆润兮就比较注重养生,薯片虽然好吃,不可贪食。她小时候就只在春游秋游时放纵一下自己吃上一盒薯片。油条她也不喜欢。泡泡油糕她倒是也爱吃,只是总是不吃外面油炸的硬壳,只吃里面软软黏黏的糕。

所以去了云州,她也挺习惯的。云州产黍子,黍子是做泡泡油糕的原材料。用黍子磨成糕粉,用糕粉和成面蒸煮,一番摔打揉搓就做成了糕。糕黄黄的黏黏的一大块,云州人会吃糕,都知道糕要往下吞咽,不要咀嚼,不然会粘牙,对牙不好。

陆润兮偏偏不信邪,就喜欢咀嚼糕。喜欢在咀嚼中感受糕的香气,谷物清香,自然朴实,淡淡的清甜。牙齿嘛,本来也不好,管不了,先吃再说。大不了吃完再清洁牙齿,最坏不过牙齿难受两天。

素糕,也就是没有馅儿,没用油炸过的糕,在云州是主食之一,地位比肩馒头、米饭。

“有的老人一天三顿就吃糕就着多山药,不费牙。”

“糕抗饿,适合赶路的人。”

云州人介绍如是。

“髓油的挺香的。不过我还是更喜欢豆沙的。”妈妈还是喜欢最平凡朴实的。

“我也觉得还是豆沙的最宜乎众矣。不过髓油的挺特别的。”陆润兮跟妈妈口味差不多。

“糕本身也挺好吃,有一种谷物清香。你们下次去平城,一定要尝尝。”陆润兮想起自己吃过几次云州的糕,向爸爸妈妈推荐道。

“我看到平城有糕粉卖的,要是买一些我们也可以自己做。就是比较麻烦。听说要趁着糕刚煮出来正烫的那会摔打揉搓。想想就很烫手。但就是这样,也没办法。”一边给爸爸妈妈普及,一边期待地看向妈妈。

“好像炒茶一样。”陆润兮当时听到要趁着烫手那会摔打揉搓糕,就想到了炒茶。想到了外婆,外婆就会炒茶,手也因为常年炒茶有厚厚一层老茧,粗糙得让年幼的陆润兮摸着外婆的手,奶声奶气地感叹道:“婆婆,你的手划得我手疼。”

“你别看我,这么复杂,我可做不了。”妈妈笑道。

“我也觉得难度比较大,想吃还是在外面吃吧。太麻烦了。主要是我们也就是尝尝,也吃不了多少。买上一大袋,估计都要剩下了。这个糕粉不知道好不好像面粉那样做疙瘩汤。”

陆润兮想到妈妈用自己做了两次蛋糕就搁置下来的蛋糕粉做疙瘩汤。面粉兑水,搅和搅和,勺子舀了一点一点滴入水煮开的锅中,面熟得差不多了,再把小西红柿、生菜放进去,香喷喷的疙瘩汤,令向来不爱吃面食的陆润兮吃了满满一碗还要再添半碗。

“我反正是觉得都好吃。”爸爸吃得不亦乐乎。

爸爸最不挑食,所以做饭也不讲究色香味俱全,就主打一个营养丰富均衡。青椒胡萝卜芹菜豆干木耳蘑菇一堆菜放在一起炒,炒成一个大杂烩。他倒是省事了,喜欢清爽、讲究审美的妈妈,只能叹口气接受了。

爸爸虽然是家里大厨,却总喜欢使唤别人给人打下手。

“帮我泡个木耳。”

“来帮我摘个青菜。”

“晚上临睡前记得拿块肉出来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