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满眼风光北固楼22(2 / 2)

朱成功点头,于是二人又稍微调整了一下方向。

路越来越难走了。

如果是平时朱松还会心想着这路多少难行,现在全无心思了。

不过也没走两步路,因为这座军营居然就在这九里街不远处。也不知是哪位老爷的恶趣味了,朱松心里骂道。

两个浙兵看着朱松他们警戒的很,

这时候朱成功上前抱拳:“两位老兄请了,在下是福建漳州人士,和恩师路过贵宝地,闻得扰攘,敢问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说话间,又从腰间拿出一小锭碎银,一个浙兵接了过去,只是说道:“谢过这位小哥,我等均是被国家抛弃的猪狗。既是行路的,便早些走吧。”

朱松也上前行礼:“既是当兵,便是保家卫国,又何来猪狗的说法。”

两个浙兵对视了一眼,这才稍微说了两句,原来那伙辽兵逃走后,镇江府外,便是任何模样的兵丁都倍受歧视,而且粮食也许久没有运来了。

浙兵指着江北说着:“你看看他们,直接抢了一把就跑了。日后的日子不知过的有多少紧俏,不愁吃不愁穿。即便真出了事情,找个地方躲上两年,就成了员外郎,下辈子又不知道有多少逍遥。”

另一个浙兵说着:“说到底,朝廷不就是把我们当成看门狗吗?”

浙兵跺脚:“现在嫌弃狗不中用了,就想着差人来杀了。与其被杀了,我看还不如反了他狗娘养的。”

“住口!”朱成功连忙喝道。

“是你住口!”朱松呵斥朱成功道。

朱松站出来,悲愤交加说道:“分明就是朝廷亏待你们,你们放心,有我在,朝廷不会亏欠你们分毫的。”

跺脚的浙兵叹气:“这位不知道哪来的少爷,还有这位官老爷。你们说的话,小人在这里谢过了。但是说到底,这般大的事情,只能是朝廷说了算的。便是镇江府的老爷,也做不得主,您二位就更做不了主了。”

叹完气后又看着天:“别看我现在这幅穷酸样子,其实我不是军户出身冽。当年我还上过私塾,也曾应过试,有过抱负,就在义乌应了募,也想为咱大明抛头颅撒热血。可是,可是怎么就成了这般模样了呢?”

朱松默然,只是从腰间把剑抽出来了些许,看着阳光洒在剑上,刺到了自己的眼里。

朱松隐隐约约之间,似乎找到了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意义了。

朱松只是拱手:“我料朝廷不会这般对待你们,几日之间定有分晓。”

两位浙兵也知道来人是个官老爷,说的话虽有假意,但是又哪里没有真情投入呢?只是回礼答谢。

别过之后,又走了一段路,看着眼前的三座小山,朱松叹气:“成功,刚刚是我的不是。”

朱成功慌忙行礼:“恩师如何这般说,是学生思虑不周。”

朱松只是摇头,看着山上亭子依立,便指着问道:“这里是哪里?”

朱成功答应道:“这座是象山,边上分别是金山和北固山。”

朱松脑海浮现出来的就是辛弃疾的名篇,对着朱成功说道:“成功,走,随我上山。”

爬到北固山来,早就有几个生员打扮的人占着楼阁亭子饮酒上了,朱松和朱成功稍微行了礼,便往边上处走去。

眺望着大江,还有江北数不尽的山川美景,却生出和南京时候望江不同的想法。

闪现过脑海的,都是田间的老农、叹气的浙兵,以及道路泥泞的小路。

望着江北,本身是想把辛弃疾的名篇背出来,但是怎么都感觉情绪对不上,迟迟开不了口。

却是亭子上学子先诵读了起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朱松扭头,耳边传了了朱成功的声音,他把把最后这一句也诵读了出来。

于是朱松心悦诚服地看着朱成功,终于是笑道:“走,咱们去江北!”

...

仪真的城楼上,一个极其雄壮彪悍的男子身着蟒服接见了从江北逃来神色慌张的于永绶。

“既然到了这里,就安下心来,在这江北,可没有我怕的人。”极其雄壮彪悍的男子说道。

于永绶说着:“黄爵爷说的是,只是这扬州尚有督师又有悍镇...”

“哼,休要提什么督师。前番皇上过江时,分明把扬州许诺给了我,现在什劳子的阁部过得江来,就要抢走老子的扬州,还有那姓高的陕西贼也在对老子的扬州动手。”被称为黄爵爷的正是靖难侯黄得功。

“若不是我为大局考量,早就把他们一通收拾了!”黄得功拍打着几案说道。

于永绶又小心翼翼说着:“那若是朝廷有使者来...”

“扬州府一府三县,本全是老子所领。偏老子只占得了仪真,那朝廷哪有脸面来?便是马阁老亲自来了,都得卖我三分面子。”黄得功站了起来,对着于永绶拍了拍说道:“你且在这好好休息便是了。”

转出城楼来,看着长江对岸的江南,黄得功突然问着身旁的于永绶:“你且指给我看,哪里是京口?”

于永绶不明就里,便指去,一时江涛拍案。

黄得功又扭头转向自己的幕僚:“那篇京口的宋词,唤作什么来着?”

幕僚答应着“回爵爷的话,是辛老爷写的《南乡子》。”

江水击打在岸上,黄得功点了点头,似要诵读这篇名词。

只是开篇便犯了难,虽是喊了句“不要聒噪,老子想得起来。”,但是小一会后还是极其不耐烦朝幕僚说道:“你且把第一句念来给我听。”

幕僚只得小心翼翼说着:“何处望神州。”

“对!何处望神州!”

望着江南,黄得功诗兴大发,也诵读起了名篇,正是: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第一卷完)

---分割线---

黄得功,号虎山,开原卫人,其先自合肥徙。早孤,与母徐居。少负奇气,胆略过人。...由是隶经略为亲军,累功至游击。...崇祯十七年封靖南伯,世祖立,进封侯。——《后明史.列传卷八十三忠义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