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空山新雨后(2 / 2)

只是偏偏今时不同往日,居然有一小班子兵丁早就聚集起来,在一处显眼的营门里七嘴八舌地叨起了各种事情。

“狗日的,咱们京营头号勇士马善,这马阁老都故意不点。这狗屁的阁老,我看啊分明就是存着玩寇的心思去的。”

“我都听说了,这马阁老在太平府根本打不过叛军来着!《杨家将》大家都知道吧,我看着马阁老就是那潘仁美!就存着心思嫉贤妒能,大伙可得小心了,不能被他害了。”

“可不是嘛,我还听说那些王八蛋非说咱们京营不堪用。还要开设什么武科,塞进些阿猫阿狗,就要来咱们京营里抢职务了!”

“岂有此理了,说咱们不堪用。打我祖宗跟着太祖爷平定江山来,我祖上几代人,哪一个不是为大明朝,流血卖命的的呀!现在倒好!到我们这辈,净琢磨着卸磨杀驴的事情了!这些生下来就没屁眼的玩意想进咱们京营?没门儿!”

“呼”的一声,营门的帘子被人掀起,众人一时站起望去,只见一个兵丁模样的人抱着文房四宝走了进来,在众人的审视下拉开了椅子坐定。

这名兵丁开口说道:“可不是嘛,老爷们吩咐,让我在这负责登记填表,充当个书吏。咱不说别的,只要不是咱南京人,就算在辕门候着十天半个月,都休想填上这单子~”

众人围过去看时,果然是好几张干干净净的宣纸,仔细瞧着,那墨似乎都还没磨匀称呢。

其中一人直接拍着手说道:“老兄说的好啊,便是有一滴水,都休想泼进来!”

于是这二十来个人围着充作书吏的兵丁就夸耀上了,而“书吏”也直接站了起来,拱手以示谦让。

一小会功夫,又是“呼”的一声,营门的帘子再次被掀开。

一个兵丁大喇喇地耀着步进了来,还随地啐了一口:“哥几个都在呢,真他娘的晦气!刚小爷我从营外来,看到个穿着丧服的寡妇,居然也在辕门站着。他娘的,诶,我寻思着,这破娘们,怕不也是想来应募武科来着!”

自然有人倒了茶水,奉了过来关心的重点直接就跑偏了题:“长得咋样?”

这个兵丁接过茶水,摸着胡子略带思忖,抿了一口才说道:“还算有点姿色。”

下一刻营中立马就炸了锅,有一个算一个都义愤填膺了起来:“反了天了还,弟兄们抄家伙!给这小娘们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这小一班人就愤怒难当地冲了出去,而刚刚进来没多时的兵丁也喝了一口茶,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被点燃了火星子,居然也发起火来,一把把茶碗摔到地上,骂骂咧咧地也赶了出去。

等到这一伙人赶到了辕门处,只看到一个拄着伞的女子。她将长发束起,露出了一副清丽秀美的脸庞,一身丧服也挡不住英气勃发。

于是一众爷们围了起来,用着贪婪的眼神止不住地往女子身上瞄去。

一个还算不甚愤怒的兵丁开口说道:“我说小娘子儿,这个地方,可不是你这样的人可以闯的。”

愤怒的人群爆发出一阵欢笑。

女子只是冷冰冰地看着众人答道:“再看,把你眼睛挖下来。”

于是愤怒的人群不再愤怒,再次爆发一阵欢笑。

“这小娘们,脸蛋不大,脾气还挺大啊。”

“哟这打扮,是丧父了还是丧了夫啊?怕不是个丧门星!”

“哥几个别说,这烈脾气,合乎爷爷我口味。那小娘们,来和爷爷比划比划!”

几个兵丁摆开了架势,就要动手了。剩下的人们也哈哈大笑着,围着继续看着这起热闹。

...

风声渐渐歇了下去,辕门处之前爆发的激烈人声也慢慢平息。

充作书吏的兵丁只是百无聊赖地磨着墨,只等着自己弟兄们“凯旋”后唠着天吹起英雄美人的牛。

“呼”的一声,营门的帘子被一个人掀起,带着一丝阳光也偷进了营中。

“书吏”只是抬眼瞄了一下,看到是个女子,只是骂骂咧咧道:“军机要地!你是哪家的家属?敢闯到这里来?”

“书吏”愤然站了起来,这才看清来人的模样,映入眼帘的是一双忧伤的双眼,而却又仿佛有火焰在燃烧一般,一身丧服缚住她身上凶煞与杀气。“书吏”突然反应过来,联想出一个自己绝不敢相信的事实。

女子开口,语气倒是平淡得很:“来参加武科,应募将材选。”

兵丁一时支吾着“你你你、我我我”,然后立马窜了几步,掀开帘子往营外看去。

只看得阳光破雾,不算惹眼,温柔地撒在地上。

而在辕门处,自己这伙同僚,早就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

这时候从营内又传来女子平淡地声音:“放心,没死人。只是怕爬起来再被我撂倒罢了。”

“那个那个,这个这个。不是不是,小人唐突冲撞到了,还望恕罪。”书吏打扮的兵丁直接原地跪下,求起饶来。

女子便不再理会,走到案几前,提起笔就在那刚刚磨开的墨上点了点,在姓名处龙飞凤舞写下了三个大字:

“沈云英”

------分割线------

沈云英,萧山人。父至绪,崇祯四年武进士,守备道州。

十六年,张献忠犯道州,力战得全。已而,再至再战,马惊仆,殒于阵。

云英闻变,持矛号哭,趋敌营夺父尸还。

贼还搠之,云英左右支格,贼莫能伤,竟完守入保,因是道州终不破。

王聚奎疏闻,诏赠至绪昭武将军,授云英游击,代父职,领兵守城。

其夫贾万策,授荆州都司,会贼围城,城陷,不屈死。

云英闻讣辞官,间关出入贼重,扶其父与夫两榇归乡。

十七年,会黄澍叛,云英慨然赴南京,应将材选,领巡捕营一营。——《后明史列传第十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