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较量26(1 / 2)

身不由己进入禁闭室的周启明这才发现里面的白是什么。

是两个穿着白色防化服的人。

迎接他的踉跄的是医务人员的臂膀,和带镇定作用的喷雾。

周启明眼睛一闭一睁,自己就已经身穿束缚衣,被固定在了倾斜的床上。

门外是摇头叹息的余书玲和竖起中指得意洋洋的裴夕。

他发现了自己身上、脑袋上贴着电极片,电极片的另一端,连接着仪器和脑电波的监控屏。

大门关上了,留他一人在禁闭室里。

同样被固定在墙角的,除了监控摄像头,还有音箱。

“我是理疗医生,鉴于你拒绝服用治疗药物,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促进你恢复,希望这次的理疗能让你学会配合医务人员,学会吃药。”这是什么荒诞的医疗手段。

周启明的呐喊被无视了,因为他迟早会叫喊。

各频段的脉冲电疗法在医学上都有正当的用途,但当贴在他身上的电极片把身体当做导体,所到之处,肌肉为之收缩,神经为之麻痹时,他明白了,这不是理疗,是纯粹的折磨。

脑电波开始了不规则的舞动。

这样的感觉不是普通头痛能比拟的,就好像前所未见的巨大雷暴涉过玄武岩的乱石谷,那是磁与电的盛大宴会。

电流准确地轰击到了周启明的每一根痛感神经上。

他痛到听不到自己发出的任何声音,痛到在白眼后的视界同时杂糅多种颜色。

呼吸声,是自己的呼吸声。

“交接倒计时,五、四、三、二、一。”AI提示声响了起来。

大汗淋漓的周启明睁开了眼,发现自己坐在返回舱里,舱段的惯性撞击在了他的身上,他被顶离了座位一些,但被安全带拉住了,船箭交接的冲击力比想象中小得多。

回来了。

松了口气的周启明被王北勋看到。

“原来最紧张的人不是我。”王北勋是在缓解气氛。

“船箭交接完成,加速前往近月轨道。”AI辅助系统毫无感情地在报告着进度,刚才那么紧张刺激的时刻对它来说与模拟并没有区别。

人工智能体会不到踏入一条河流的综合感受,人类也体会不到二进制世界或者量子比特世界的信息码流。

除非有一天人工智能以硅基生命的形式诞生,或者人类以数字生命的方式避开死亡。

白帝一号节点舱的对接机构把他们所在的返回舱扣住了,12道对接锁形成了牢固的连接。

至此,白舟号组合成功,奔向月球。

地面站开始记录这次交接的详细数据,空间站的披星组发来贺电。

节点舱的气闸在验证气密性后,打开了空气循环系统,AI提示他们可以打开通道。

终于能揭开面窗呼吸了,航天服内的供氧系统并不会有不适感,但在里面会有阻止自己畅快呼吸的节省意识。

当舱门打开时,一个人形机器人已经端端正正地站在里面迎接他们。

即便在此之前已经知道具体情况,这位由超算云AI“艺术家”控制的舱内驻守机器人还是自我介绍了一番。

当戴月组驾驶登月舱开始任务后,白舟号处于无人状态绕行月球轨道,届时的基本管理和维护就靠它来执行。

“周启明,我开启了秘密通话的通道,现在只有你能听到咱们的谈话,你不用作声,只需要听我讲完就行。”裴夕的声音出现在了他的通讯器中。

余书玲已经向她说明了情况,没有隐藏任何信息,毕竟黄海就在空间站,与其让信息做低效地来回传达,不如一次性给到位。

裴夕其实一开始是拒绝这样不利于团结的小报告,并且也不太相信那些怪事的,但地面站的事发生后,因为张驰的形象崩坏,她对张桥也产生了怀疑态度。

“张桥的细菌实验据同事反映有计划之外的变故,接下来的任务期间,你得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一旦有可能影响任务的先兆,需要你及时消除不利因素,你知道的,这次的登月只是给国家队打头阵,环月空间站的预先布局才是重点,希望一切顺利,我要说的就这么多。”裴夕的通话断开了。

周启明听得有些莫名其妙,就在不久前,他还被裴夕给出卖了,那个感觉可不太好,一时半会对裴夕多少有点戒备心。

白舟号比之前的轻舟号大上不少,要知道轻舟号起飞质量只有500吨不到,而白帝一号的起飞质量是它的四倍不止。

在完成登月任务,回收登月舱后,白舟号将进行船箭分离,白帝一号会驻留在离月球7万到9万公里的远逆行轨道,等待后续的白帝二号和白帝三号,组建成环月空间站,白帝城号。

NASA在联合各国航天局,开展阿尔忒弥斯计划,也是想建立常态化驻留机制,这都是以年为单位的长远计划。

不过大家都低估了AI一日千里的迭代,或者说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落后于人工智能的进步了。

原本进化是通过生物族群在自然中优胜劣汰产生的,生存率越高的变异,越能经久不衰,迭代保持优势进化的基因世代。可生物的寿命越长,迭代速度越慢,进化的速度也就越慢,人人都讨厌虫子,可是昆虫比动物的种群数量更加庞大的原因就是迭代速度更快。

与生物相比,AI不需要寿命,不需要耗尽自己才能进入下一代,光是升级一次硬件就能完成迭代的跨越,从生命的视角看,具备人工智能的超级计算机的寿命可以是无限长的,唯一能杀死超级计算机的,可能也就是量子计算机了。

当然擅自更改国家级的计划是不可取的,商业航天项目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周启明接下来的四天时间很忙,作为工程师,他要对白舟号的各系统展开严密的检查维护工作。

地面站与白舟号的通信延迟会越来越长,但有艺术家作为技术顾问,这方面是没有漏洞的。

地面站没有了张驰的督导,仍各司其职。

由于要对搜查提供协助,张驰并没有被带去冷湖镇上,基地的管理工作暂时由林湘接手。

崔承泽不仅恢复自由了,还作为目击证人,证明张驰存在销毁证据的嫌疑。但没找到切实的定罪证据前,嫌疑人并不等于犯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