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洪都大战结束5(2 / 2)

朱标没有看到自己想要得知的信息,朱标便折返住处。

前线战场上传回来的消息,这也是朱标每天都要来看的主要职责。朱标了解战场形势,协助朱元璋解决前线作战的粮草,还要维护后方大本营的安定。

“或许,我应该做些什么了。”朱标心里想着以后的大明锦衣卫,忽然,脑子灵光一闪。

朱标一下想到了办法道:“对啊,现在是战乱时期,我可以找几十个孤儿,将他们精心培养起来。等以后自己岁数大一点了,身体锻炼好了,收养几百个、几千个都没问题。我现在可是世子,以后随着老朱建立大明,那我到时候就是太子储君。没有一点自己的班底,没有一点自保手段怎么行呢?”

“我也要为我的未来打算,我可不能像历史上的朱标一样死得不明不白的。我成为了朱标,那就不会重蹈覆辙,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朱标。”朱豪气干云的自语着说道。

再说洪都保卫战结束后,善后事宜如潮水般涌来,安葬死者、救治伤者、重建城池……朱标也要忙着处理这次大战后的许多事情和安排。

同时,朱标也深知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如饥似渴地研读经典著作,汲取历史经验,与群臣切磋交流,只为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治理水平。

这样,朱标每天除了要学习治国理政和文化知识的才能外,又要忙着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更要命的还要跟一群不安好心的老狐狸打交道。

这一天下来,朱标很是心累,想到不久之后:“”自己还要参与政务的讨论和决策,协助朱元璋处理国家大事。同时,还要关注民生、经济、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想到这些,朱标的头就如被重锤敲击般疼痛,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咯。

洪都保卫战后,朱元璋在欣喜之余,他站在城墙上,遥望着远方,心中感慨万千。

数日后,朱元璋决定启程返回应天。他带领着亲信将领和士兵们,踏上了归途。一路上,他们军纪严明,行军迅速,展现出了强大的军威。

途中,朱元璋不断思考着未来的战略。他深知,应天是他的根据地,必须加强防守和发展。他与将领们商讨着如何整顿军备、加强城防,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

经过数日的行军,朱元璋终于回到了应天。城中的百姓们欢呼雀跃,欢迎他们的领袖归来。朱元璋面带微笑,向百姓们挥手致意,感谢他们的支持和信任。

回到应天后,朱元璋立即召集众人商议政事。他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发展计划,积极推动应天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时,他也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管理,为未来的战争做好准备。

朱元璋慈爱地看着年幼的朱标,眼中充满了期望道:“标儿,你可知为何我要你努力读书?”

“我知道,爹是希望儿臣能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朱标诚恳的说道。

朱元璋微笑着点头:“不仅如此,读书能让你明白事理,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爹,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朱标笑着点头说道。

朱元璋轻抚着朱标的头:“很好,但也需知道,学问只是一方面。作为未来的天子,还需有一颗仁爱之心,关心百姓疾苦。”

朱标也是颇有感触的道:“爹,我明白。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要善待他们。”

“正是如此。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广纳贤才,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朱元璋眼神望着远方更宽广的天地道。

“我谨记爹的教诲。”朱标躬身行礼说道。

“标儿,爹相信你定能成为一位出色的君主,但这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你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朱元璋的眼神透露着欣慰的说道。

“爹,我不怕困难,会勇敢地面对一切。”朱标也是展现出自身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坚强,坚定的说道。

朱元璋满意地笑了:“好孩子。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这是我们朱家的责任。”

这段对话展现了老朱对成为朱标给予期望和教导,强调了学问、仁爱、纳贤以及责任感等对于成为一位优秀君主的重要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