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潜入寒潭得神物(1 / 1)

杨天玑一入寒潭,便感觉到四周冰冷的潭水朝自己挤压过来,连忙运转起黄泉经,将寒气散入四肢百骸,寒气入体,却如同无数蚂蚁噬咬着自己身体,忍不住痛苦的闷哼一声。

黄泉经的功法的确玄妙,入体的寒气游便全身,杨天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凝实,竟在水下练起了大师父传授的怪异动作,浑身的细胞仿佛都在吸收寒气,然后在水中缓缓淬炼。而体内的伤势也在缓缓的愈合着,身体渐渐的适应了寒潭的温度,杨天玑便试着向寒潭下潜去,潭水越向下并越是寒冷,密度也是越来越大,让杨天玑不由自主的向上浮去,一口气快要用完,杨天玑只能放弃了下潜的想法,先行向水面浮去。以黄泉经的疗伤速度,杨天玑计算着大约两个时辰,伤势便能基本痊愈了,而寒潭这么一个好的修炼处,自己却不打算放弃。

守在潭边的桑旻坚持了一会儿,也不见杨天玑回来,自己的真气却消耗了不少,只得退了出去,料想这么久过去,怕是杨天玑早已沉在湖底,于是安排了几人在附近盯住,自己便先行回去与余中师会合。此时的庆伯护着二女与叶天亦及剩下的护卫与红巾盗们也在林中快速的逃离,而余中师的骑兵也不得不下马而行,而在林中,这些护卫及红巾盗才终于展现了不俗的武艺,给余中师的骑兵们带来了不少伤亡的同时,也渐渐甩开了距离,事实证明普通的高手在面对久经沙场的军阵时,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而此时,日后被称作叶阎罗的叶天亦正暗自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自己要有一支自己的军队,与自己征战沙场,让百姓们不再遭受这些人的屠戮,而身后仅剩的百余人也便成了叶天亦再次起家的本钱。

姬雪晴常年练武,倒也跟的上众人撤退,而万子琳却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庆伯不得不一边架着万子琳,一边赶路,好在在付出了十数人断后的代价后,追兵已经被甩开了一段距离,庆伯辨认了一下方向,不敢直接朝西京的方向行去,而是改道当阳郡城,山阳郡的路怕是已经被封死了,当阳郡守苏正德正是姬允昭一手提拔起来的,又是苏落的父亲,由苏正德护送,这一路当保无虞。

西京城内,收到飞鸽传书的邬道元叹了口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己已经算到了极致,可惜终究遇上了变数,若是姬雪晴回了这西京城,自己就只能再换一个身份了,可惜未能完成宗门控制大西州的任务,自己从执事晋升长老只怕又要缓上一缓了。邬道元表面上作为定西王姬允昭侄子姬云江的幕僚,暗中却是隐世宗门阴阳宗阴宗执事,阴阳宗号称以天地众生为棋子,纵横捭阖,暗中势力渗透进了大周的各个角落。姬云江手高眼低,有小聪明,却无大眼光,总想着继承姬允昭的定西王爵位,为了自保,定是要把自己推出去顶罪的,可谁又不明白,若姬雪晴出事,最大的获益者自然是姬云江,此时还不敢对姬允昭动手,待姬雪晴回来,姬允昭有了防备,怕就再无机会了。自己的苦心经营,是否要毁于一旦,就看能否把姬雪晴永远的留在西京城外了。、

杨天玑看桑旻已然离去,方才在水中露头,大口的呼吸了两口新鲜空气,等到自己伤势痊愈,可以运转道家的龟息之法,便可再次探索下潭底了。思索间,杨天玑已盘坐在了潭边,不一时头上便有丝丝白气蒸腾,一个时辰过去,杨天玑一跃而起,内伤已经无碍,于是便在潭边寻了一块大小合适的石头,用包裹绑在了自己身上,深处潭水的密度会给下潜增加极大的阻力,杨天玑只得选择这种方法下沉,而上浮时,只需打开包裹,将石头丢下去,自己便会自然浮起。做好了准备的杨天玑再一次进入了寒潭,这次下潜便顺利了很多,下至深处,强大的水压与刺骨的冰寒让杨天玑不得不全力运转黄泉经上功法,丹田中渐渐的凝出了一道冰蓝色的真气,继而像一条游鱼般在经脉中游走,令杨天玑的经脉更加的凝实起来,身体也在潭水的淬炼下越发的坚固。

随着下潜的深入,四周已经变得伸手不见五指,约莫半刻钟过去,杨天玑都准备放弃之时,眼前却浮现了一片淡淡的蓝光,隐隐约约看到已经到了潭底,潭底竟是块巨大无比的寒玉,散发着阵阵寒气,而寒玉的中心凝结着一滴宝蓝色的液体,与潭水却是泾渭分明。“寒玉髓”杨天玑记起二师父的教过的典籍上所记载的天地灵物,这寒玉髓就是其中之一,记载所言甚少,只知寒玉髓是一种可以使人脱胎换骨的宝药,其他功效却是一概不知。杨天玑试着用手将寒玉髓收起,可在水中的寒玉髓却是液体状态,尝试了几次都从指尖滑落了下去。无奈的杨天玑干脆把心一横,直接张嘴将玉髓吞了下去。只觉得一股清清凉凉的的液体顺着喉咙滑落下去,并没有刺骨之意,反而有一种温润之感,杨天玑忍不住舒服的呻吟一声。而体内的寒气却如同找到了宣泄口,向着刚入腹中的玉髓凝结而来,真气也随之运转起来。杨天玑迅速地按照黄泉经上的功法运转真气,玉髓在杨天玑的体内逐渐化作了淡蓝色的雾气,随着真气在杨天玑的经脉中游走。

闭目苦修的杨天玑不知,此时的他浑身都散发出了淡淡的蓝色荧光,在漆黑的潭底显得奇幻而神秘。身体表面开始有些死皮掉落,筋骨血肉开始变得坚韧起来,身高都似乎隐隐的拔高了一些。原本英气的脸上又增添了两分邪异的气质。而经脉中的真气也开始逐渐加快了运行,逸散的真气在潭水中形成了阵阵涟漪,而丹田中,冰蓝色的寒气与黄泉经的真气糅杂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气旋,而原本的道家玄功此时突然也不甘示弱的运转起来,杨天玑十几年修行的道家玄功自然也是非同小可,而黄泉经功法虽是新成,却借助了潭底的寒气与玉髓中源源不绝的灵气与道家玄功斗了个旗鼓相当。一时竟是在杨天玑的丹田中形成了两道泾渭分明的两道气旋,道家功法呈玄黄之色,与冰蓝色的黄泉经气旋颇有些分庭抗礼之势,两道不同的真气也开始在杨天玑的经脉中纠缠。

今日之前,杨天玑深厚的道家玄功为主,黄泉经功法虽然精妙,却过于弱小,倒是不觉的有问题,若是循序渐进的修炼,以道家真气的柔和与包容性,二者合而为一,阴阳相济,自然是极强的助力。而现在,机缘巧合下,黄泉经的真气迅速的提升到了堪比道家真气的强度,却让杨天玑陷入了随时都会走火入魔的窘境。两股真气在丹田和经脉中开始肆意的纠缠碰撞起来,杨天玑丹田一痛,方才醒转过来,稍一感受体内状况,便知道不妙,好在玉髓的功效未过,对经脉有着极强的修复作用,不然此时自己的经脉怕要碎裂不少。可两股真气开始渐渐不受控制,杨天玑嘴角已经渗出了一丝鲜血,丹田在两股真气冲撞下也随时有着碎裂的风险。

杨天玑不敢怠慢,迅速的归元守一,努力的停止功法的运转,而此时杨天玑的丹田中,缓缓的形成了第三个气旋,气旋呈透明色,气旋的中心却又一滴浅绿的液态物质缓缓生成,凝气化液,这是进入先天中期的标志,先天中期又被称作凝液期,当丹田中的真气从气态完全化作液态,就代表着先天中期大成,有了进军先天后期的资格。然后此时的杨天玑却是丝毫不敢动用体内真气,两股真气随时有着暴走的可能,而丹田中产生的透明色气团显然质量更高一筹,缓慢的抽取着另外两个气旋中的真气,这也让杨天玑看到了真气恢复并进军先天中期的希望。只是以透明气团的速度来看,杨天玑估算着,至少一个月后自己方能动用少许真气,而完全恢复过来至少要半年光景,到时自己倒是有希望迈入先天中期之境。

真气无法使用让杨天玑极为不适,好在大师父教下的神秘“体操”锻炼出的身体在潭中经过一番淬炼之后也隐隐的达到了先天的之境,而几番争斗中,自己对剑术的领悟又更进了一步,再加上逐渐掌握的碧落剑法,战力倒是比之前不遑多让。

而不能使用真气,让寒潭中的杨天玑顿时体会了一番冰冷刺骨之感,一边默默的念起前世那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一边麻利的扔掉了身上石头,快速的向水面浮去,还好自己现在的肉身就是寻常刀剑也难以伤到,这些寒气暂时还勉强可以忍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