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历史的惯性480(1 / 2)

重新恢复交战之后,双方的第一天打到下午就各自收兵。

不用多说,那么早收兵肯定是有一方承认打不过,不然该是交战到傍晚才对。

“郑军再一次认输了。”

“偃旗吗?”

“对,偃旗。”

“看来是被楚国君臣逼急了。”

进行偃旗的话,出战部队要交出一半,另一半在随后的交战中也不能再出战。

这样看,郑国君臣分明是利用规则,忍痛交出一半人手,换取另一半人手得以保存。

为什么说郑国君臣在利用交战规则?指的就是偃旗之后,另一半的部队不用再出战。

类似的事情郑国做过不止一次,偏偏是在规则范围之内,晋国或是楚国不想彻底将郑国逼得投靠对方,哪怕是心里再觉得恶心也要接受。

屡屡那么干的郑国,他们在战后要拿出一大笔资源,赎回充当“抵押”的被俘人员。一再这样搞下来,郑国留存了足够的自保武装,国力则是不免一次次被削弱。

一下子折损掉半数以上的“大夫”、“士”、“徒”,人死了可无法死而复生,真那样郑国可不止是被削弱,还有亡国的风险。

所以了,明知道一再投降输一半会损失国力,郑国君臣两害相较取其轻,只能是做出认为损失最小的选项。

新一次会议之上,郤锜和中行偃都脸上挂着笑容。

郑军投降输一半,投降的正是上军。

有约七千郑军成了上军的俘虏,赎买环节不需要交税,郤氏和旬氏多少算是发了一笔。

相比之下,栾书和士燮的脸色就有些阴沉了。

不是因为别的,中军与楚军交战虽说互有损失,得知上军损失不大且抓了七千多俘虏,有人比自己过得更好,心情会美丽才是怪事。

“明日,由上军与下军出战。”栾书是中军将,有做出相关安排的权力。

这种安排倒也显得合理。

上军几乎没有损失,占了不小的便宜,士气正旺着呢。

重新恢复交战的第一天,下军并未出战,隔天安排出战任务属于正常。

郤锜和楼令先后站起来,应道:“唯。”

他们会议进行到一半,有人进来通报,说是天空乌云密布。

栾书带人出去张望,看到天空果然布满了乌云。

近一段时间,郑国北部和卫国、曹国的地界时不时会下一场雨,多少已经影响到了晋军的后勤补给。

今天大一早,人们已经看到朝霞。

只是,当前没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无从判断是不是要下雨了。

“明天……”栾书说着,感觉到鼻梁被什么敲了一下,瞬间有了凉意,伸手一摸,摸到了水迹:“赶紧让人将柴火藏好。”

他们每天都会派人外出砍柴,肯定有大批木头堆放在野外。

如果是白天,乌云密布一下子就会被察觉到。

进入夜晚之后,本身没有多少人会待在室外,有夜幕的掩护也平添了掩护,没有月色的夜晚要特别注意才能发现点点星辰不见了。

晋军、楚军和各国的各处营寨逐渐增加了火光,能够看到人影幢幢,他们忙碌地将木材、干草以及不能淋雨的物品搬进帐篷或窝棚里面。

雨一开始就不小,后来雨势变得越来越大。

遭遇到这种情况,不管隔日白天有没有仍在下雨,打肯定是打不起来了。

原因?下了一场大雨,局部洼地会有积水,泥土变得松软,自然环境使得不再适合列阵交战,无论哪一方都不想增加交战难度,自然是缩在营寨里面不出来。

当夜,不少人遭遇了帐篷或窝棚漏雨的困扰,有人甚至堵了一夜没堵成,也就一夜没有合眼。

能够睡着的人,睡前耳朵里全是雨滴拍击的声音,偶尔还能够听到雷鸣声。

因为乌云密布的关系,天色放亮的时间比晴朗天气更晚,雨也是一直没停地下着。

既然是在下雨,自然也就无法埋锅做饭,绝大多数人只能吃前天剩下的食物,少数人能够在帐篷内点炉子,吃上热腾腾的食物。

楼令就是刻意吃上热腾腾食物的人之一。

贵族嘛,哪怕出征都会携带上一应的烹饪工具,其中包括本来可以移动的各种火炉子。

“雨不知道会下几天。”楼令多数时候,不喜欢下雨的天气。

当前无论是在哪里,一旦下雨就会让路况变得非常糟糕,并且在感冒有极大概率病亡的时代,谁都不敢随随便便淋雨,以至于下雨就要让很多事情出现停摆。

其实,无论是晋军或楚军、郑军等等人,他们事先都会找当地人打听气候,多少有遭遇下雨天气的心理准备。

因此,下雨对他们来讲真不是意料之外,没有想到的只是雨势会在夜间来临。

正在下的雨,雨势大概算是中雨?

由于昨晚雨势很大的关系,绝大多数的帐篷或窝棚的室内已经浸水,搞得连在帐篷或是窝棚内都难以安生。

毕竟,当前没有床,睡觉的榻都是铺在地上,一浸水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

哪怕有床,排除掉个别人,绝大多数人会带着床出征吗?

此时此刻的楼令坐在案几之上,感受着脚底板的潮湿,脸上挂着苦笑。

帐篷内的箱子等物品已经搬到高处。

至于地毯?即便国君住的帐篷都没有铺设地毯,楼令有那个财力也不会搞特殊。

“从什么时候开始,搭设营地的时候,帐篷会加高呢?”楼令所指的是中军大帐,不是谁的帐篷都那样。

很多的影视作品之中,中军大帐与其说是帐篷,不如说是盖着一层帐布的木屋,基本都是有地基且加高的款式。

下雨之后,有眼睛就能够分辨出有无加高的区别。

而在当前时代,哪一个人的帐篷都是在平地扎起,地面干脆就是原生的土地,乃至于草都没有清除。

相反,搭设窝棚的话,还要将地面清理一遍。

所以说,出门在外无论是什么人,有现成的屋子借住也便罢了,野外扎营的生活质量都不会太高。

这雨一下,直接连续下了三天,期间最小的雨势也是小雨。

“还要下多久啊?”

“听当地人讲,这个季节一旦下雨,一般要连续下个十来天。”

“我都听说卫国发生水患了。”

“卫国出现水患,不是挺正常的吗?”

楼令这边,今天来了郤锜、郤至、中行偃和士匄。

他们不是相约一同过来。

郤锜和郤至倒是一块来的。

后面,中行偃和士匄独自前来。

这些人当然不是闲得没事干,愿意屈尊降贵来楼令这里闲聊。

楼氏有很多超越这个时代的行为,大多显示在各种造物上面。

拿下雨天气之下,其余家族只能啃没有温度的干粮以及喝冰水,楼氏众人却是可以吃上热食与喝上热汤,生活质量真的就是不一样。

而造成这种不一样的理由是,楼氏有铁锅,还有铁架子能够架起火炉。

楼氏与郤氏、范氏、旬氏的关系摆在那里,有条件肯定要支援一下关系好的家族。这些家族的家主或核心成员,怎么都要来表示表示的嘛。

刚才有人提到卫国出现水患,又有人说卫国发生水患很正常,根本原因是大河改道的所造成的影响。

不止是卫国,大河中下游沿途的国家,一旦大河上游下暴雨,他们或大或小都会遭殃。

实力大减的卫国,他们无力去整顿各条水系,只能眼睁睁看着水患肆虐,想办法也只有祭祀这一条选项。

求神当然没有效果,一到雨季还是水患连连,可是每一次都还继续祭祀,真的就是求一个心理安慰了。

结果是什么?卫国持续衰弱下去,并且衰弱不可逆转。

“你这,什么时候搞的?”郤至问的是楼令帐篷内用木板加高。

楼令笑嘻嘻地问道:“要不要帮你弄一弄?”

郤至笑骂道:“那肯定要。”

楼氏有专门的工具,切木板并没有多么难。

一开始没有弄,纯粹就是没有必要而已。

中行偃提醒道:“我们都有,君上怎么能够没有。”

是这个道理。

楼令当场就吩咐人去做。

“不会漏了中军将吧?”士匄见没人提,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提了一句。

楼令当作没有听到。

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待遇,怎么显示出待遇上的区别?

另一个事实就是,楼令太清楚不是一件两件事情能够感动栾书,有过一次得罪就已经上了名单,得罪过后就别想着去认怂,认怂反而会惹得栾书千方百计进行针对。 “这个中军将,于国于民只有一个扩军的成绩。扩军的相当多事情,还是由令去做。他没有因为得到帮助相助令,反而多有针对。”郤锜认为自己是在讲事实,其他人听着一定变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