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些东西不能变(2 / 2)

是啊,当年的汤老爷子和掌柜的,老早就没了啊……

……

“笃笃~”

有人敲了敲门,然后进来一个拿着大茶壶的服务员,笑吟吟道:“给您换茶嘞。”

陆时抬眼看向开着的门,拿着筷子的手顿了顿。

他放下筷子,俯身跟阿松伯打了声招呼,走了出去。

门外走廊里,一位老人停在一幅画前,用衣袖轻轻地擦着镜框。

陆时向前走去,老人感觉到有人靠近,抬起头先是一愣,然后谦和地颔了颔首。

“今天的铜锅涮肉还行吗?”老人温和地问道,“合不合你的胃口?”

“味道很不错。”陆时在老人面前站定,微笑着点了点头,“家里的长辈就好这一口儿。”

“那就好,”老人的眼角笑出纹路,“那就好。”

“这是……”陆时侧身看着走廊上挂着的一排画框,“顺心斋的历史?”

“对,”老人指了指第一幅挑货单的人物画,眼里有光闪过,

“这是我曾爷爷,当年是逃荒来到这里的,为讨生活,每天天没亮就挑着扁担、挂着板凳出摊卖羊下水,不到半夜不收摊。”

“……”陆时怔了怔,好像阿松伯刚刚也是这么说的。

老人目光虔诚,继续说道:“他老人家以身作则,传下祖训:做人要勤奋踏实、做生意要童叟无欺。”

“这是我爷爷,”老人挪了挪脚步,走到第二幅画前,

“我爷爷是在货担箩筐里长大的,从小就跟着曾爷爷讨生活。从爷爷开始,顺兴斋开始卖羊肉。”

“他老人家教导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以次充好,必须坚守原则。”

陆时看着第二幅画里简陋的小棚子,按阿松伯的说法,这应该是现在顺心斋的雏形。

“这是我爹。”老人擦拭着第三幅画的画框,

“听我爷爷说,我爹打小就调皮捣蛋,让他在店里头打杂,不是砸了碗,就是撒了汤,要么就混在胡同里打架,没少被我爷爷揍。”

“直到……我爷爷生病,我爹像是突然变了个人似的,接过衣钵,认真营生。”

陆时望着第三幅画,掌柜的站在柜台后面,一手账簿,一手算盘,早已褪去少年时的张狂,沉淀下的是责任与担当。

“这是……”陆时停在第四幅画框面前,里面是空的。

老人的目光有些沧桑,苦笑道:“这是留给我的位置。”

“我从小体弱多病,木讷不聪明,跟我爹是完全两个性子,可偏偏让我遇上了风云变革的时代。”

“看着身边其他老字号有的千方百计地集资,有的到处开连锁店,我的心里也动摇过,想着把顺心斋开枝散叶、开遍全国。可是,我爸坚决不同意……”

老人笑了笑:“谁能想到,当年那个恨不得把天捅个窟窿的人,在时代的洪流前,选择了坚守……”

“我爹说,真正的铜炉涮肉,离不开经营者的苦心孤诣,不是随便培训就能到处开枝散叶的;没有质量与监督,味道就变了,正宗的铜炉涮肉将不复存在。”

“在病榻前,我爹攥住我的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劝勉道: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可是,有些东西……不能变……”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