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有些东西不能变(1 / 2)

第二天傍晚,顺心斋一个小包间里。

铜锅涮肉在炭火上冒着热气,一屋子飘香。

桌子上,围着铜锅摆着一溜儿盛着各种肉的盘碟。

陆时算了算,这顿饭估计抵自己在面包店打半个月工了。

“阿松伯,就咱两个人,哪儿吃得完这么多?”

“吃得完,你一个大小伙子,多吃点。”阿松伯往他的碗里捞了一大漏勺的肉,

“这是口外大尾巴绵羊的后腿肉,这个季节尤其劲道鲜美,是铜锅涮肉的首选,快尝尝。”

陆时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果然肥嫩腴润,膻味全无,确实美味。

“配上顺心斋特制的蘸料,简直一绝!”阿松伯吃得满嘴流油,

“涮肉最讲究新鲜的食材,这里的肉都是现切即食的,稍微放久一点儿,肉质就会发酸,口感就不佳了。”

“好吃是好吃,就是点的太多了。”

陆时望着满桌的菜,想想都肉疼。

“不多不多,我年轻的时候,一个人能吃上两三斤呢。”阿松伯笑道,

“想当年,有一段时间,我就好这口儿,天天来吃,还差点儿把这家顺心斋给盘下来了。”

“噗……咳咳。”

陆时被呛了一下,淡定地抽了一张纸巾,若无其事地擦了擦嘴角。

话说,这老头儿爱吹牛、爱装有钱人的毛病,是怎么给惯出来的?

“这顺心斋的老掌柜姓汤,”阿松伯说的有模有样的,

“当年是逃荒来到这里的,差点儿没饿死。我刚认识他那会儿,他才二十岁出头呢,每天天没亮就挑着扁担、挂着板凳出摊卖羊下水,不到半夜不收摊,那真是豁出命去讨生活啊。”

“后来他讨了媳妇,生了娃,那娃就是睡在货担箩筐里长大的。”

阿松伯记得,当年他蹲在板凳上吃羊下水,那小娃就站在旁边,直勾勾地盯着他看,看得他不好意思了,就喂小娃一口。

为这事儿,小娃没少挨他老子的骂。

“小娃长大一些后,就跟着他老子出摊,父子俩起早摸黑地,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银子,搭起了小棚,除了卖羊下水,也开始卖羊肉了。”

“再然后,父子俩在小棚旁边盖了个小楼,就是今天顺心斋的雏形,老掌柜老了,干不动了,儿子就接了衣钵,成为新的汤掌柜。”

阿松伯笑了笑,然后又叹了一口气。

“可是,天不遂人愿,好日子没过多久,战乱又起。那年头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汤掌柜实在没办法了,瞒着他爹,要把整个顺心斋卖给我。”

“他爹不知在哪儿听到的消息,气得从病榻上爬起来,八十多岁的人了,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了,差点儿没把他儿子敲死……”

“好在,后来,顺心斋还是艰难地挺了过来。”

阿松伯端起茶托,用杯盖拨了拨最上面的茶叶。

许是盯着茶叶在杯子里旋转得久了,他有些晃神。

这具体是什么年月的事儿来着?

好像很久远了,久远到除了他以外,再也没有人记得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