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取死之道29(1 / 2)

“侯爷,侯府之中当真是如此之难了嘛?”郑凯淡然的看着那边黄漪衣不遮体对着何奎说道,连字也不叫了,官方起来了。

府中办大寿,子弟却是穿得不得体,现在甚至连衣服被扯坏了。这哪里是黄漪丢脸,这完全是在打脸何府。何府众人都面露羞愧之色,现场气氛愈发凝重。

郑凯是在对何奎所言,但是那目光却是看向了边上的何老太君。何老太君脸色阴沉,心中恼怒却又不好发作。

那粗布麻衣倒也不要紧,只要能够做到衣着得体,合乎基本的礼仪规范便行。然而,直接将其撕扯开,那可就问题大了。黄漪自然也是无论如何都不想这般丢脸的,谁又曾能想到这衣服竟是如此的不结实,竟如此轻易地就被扯破了。

郑凯所说的话,字字犹如尖锐的钉子,狠狠地钉在了何老太君的心头。何老太君那张原本苍白的脸上,此时倒是逐渐显露出了一丝的红晕,不过那并非是因为健康或者喜悦,而是被郑凯的话给气的。

郑凯虽然称呼何老太君为老嫂子,同样郑凯和老侯爷一样都已退了下来。然而,论起资质,郑凯可是曾经入过内阁的,甚至比之老侯爷都更有成就,达到过更高的巅峰。所以郑凯这般毫不留情的质问,直让何老太君尴尬窘迫,仿佛在众目睽睽之下无处容身。

何老太君只能在边上女婢的小心翼翼伺候下,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对着那边的郑凯便是作揖,说道:“倒是让大学士见了笑话,府中大房制府不严,老身定当严惩不贷。”

看着何老太君都已经站了起来,下面的小辈没一人胆敢坐着。何斌更是直接就跪倒在了老太君的面前,大声说道:“非是母亲之过,实乃儿子治府不严!若是平日里儿子能多顾及府中子弟,决然不会出现此麒麟儿而家不知的状况!”

若是没有何斌的这番话,何奎或许还能稍微好受一些。一听到自己弟弟这般言语,何奎的脸瞬间涨得通红,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毕竟黄漪乃是他的女婿,此次黄漪的炭笔画以及郑凯对黄漪的考校,黄漪表现得都是极为出彩。可是,就因为自己的夫人还有那大房府中的嬷嬷,直接让这原本的好事变成了一场笑话。而何斌这一开口,不更是让何奎陷入了极其尴尬、下不来台的境地嘛?

你二房的老爷制府不严,等于我这大房就是摆设了?

黄漪也是清楚这下子事情有点闹大了,只能乖乖地低下头,不敢言语半分。他本意只是想要破局,却是万万没想到最终竟变成了家丑外扬的局面。看着何奎那犹如要将自己生吞活剥了的眼神,黄漪心里便明白,完了,这下子算是把老丈人彻底得罪死了。

看着府中两个大老爷再加上何老太君的态度,郑凯的脸色总算缓和了下来,这才对着何老太君缓缓说道:“老嫂子啊,并非是我要上纲上线,也不是我故意要点那小子回应,而是老嫂子,此人姓黄啊!”

“姓黄?!”何老太君满脸疑惑,低声询问道。黄家以前也是勋贵之家,只不过因涉及到了皇权的事情,这才没落了。整个黄家,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已经所剩无几。这黄漪也是老侯爷费尽心力硬保下来的。

“可是朝中又有了什么变故!”何老太君的敏感度可比她的两个儿子强得多了。当年何府和黄府都是支持的太子爷,但是何府没参与到兵变里面,所以何府逃过一劫。即便如此,老侯爷也只能让何家远离金陵,来到扬州做一个地方世家。

“大皇子已薨,但是皇嫡子却是承袭在皇爷膝下!”郑凯点到为止,说完这话,当即就不再言语了。

何老太君脸色变了变,大皇子就是以前的太子,本来按部就班,大皇子必然登上大位。可惜的是,老皇爷太能活了,让大皇子硬生生地做了四十多年的太子,这才忍不住地想要兵变。

黄家就是因为参与兵变,这才没落了。现在大皇子死了,皇上却睹物思人,把大皇子的儿子养在了自己的身边。若是不得势还好,可若是得势了,这黄家天生的就是皇长孙的嫡系人马啊。就算黄家已经没几个人了,但是千金买马的事情,皇上必然是会做的。

“多谢大学士告知!”何老太君当即明白了其中关键,刚刚那羞怒的表情此刻却也是恍然大悟了起来。

即便皇长孙不参与大位的争夺之事,但是皇上已经定性大皇子为薨了,那就说明把之前造反的事情给推翻了。这黄家必然也会遭到平反,他何府对黄家子嗣这般苛刻,那不是明摆着得罪人嘛。

“何奎,你立刻前去大房,黄漪一应用度和大房嫡子相同,再有人苛刻索求,杖毙不赦!”何老太君声色俱厉地吩咐道。

何奎只能点头称是,他今日寿诞却是要他前去做事,当真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啊。就在何奎刚准备前去的时候,那边突然张升跑了进来,对着何老太君和郑凯大学士喊道。

“金陵来人了,金陵来人了!”众人一下子将目光投向了那边的张升。何奎的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他心中疑惑,自己今日寿诞,金陵如何会来人。

“是来找郑凯大学士的!”张升话还没说完,那边就来了一个身着飞鱼服的人,带着几个侍卫走了进来。看到了郑凯大学士,当即抱拳言语道:“郑大人,吾乃锦衣卫千户毛项,有朝中急件送交大人!”说着便拿出了一本文卷递了上来。

郑凯连忙接了过来,一目十行地看了过去。看完了这才对着那边的锦衣卫千户开口道:“麻烦毛大人,此非小事。等吾思考完毕,必会上奏内阁皇上!”

锦衣卫毛项看着郑凯收了那份文件,这才拱手准备离开。就是何奎开口让他们留下来吃饭都不接受,他们是天子耳目,可不敢在官员家留饭。

“朝中若有急事!大学士当以国事为重!”何老太君看着郑凯说道,没想到郑凯都已经告老还乡了,朝中大事却还要询问郑凯。

“皇上只是问策于我,却也只是集思广益罢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郑凯虽然年岁大了,但是若是在朝中得势,又怎么会告老还乡呢。皇上让锦衣卫送来文卷,只不过是问问郑凯有什么办法。他上书的奏折,也都会发往内阁,而不是直接上交给皇上,已经是人走茶凉,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郑凯看着下面一众何府众人羡慕的神色,再加上何老太君和何奎、何斌两兄弟的样子,也是不由地叹了口气。他告老还乡了皇上还问策于他,可是何府自从搬离了金陵,朝中事情那基本上就无所得知了。说的好听有个平江侯位置在,说不好听的,若是出事根本就无人相帮。若是有人对何奎的爵位感兴趣,说不得这个爵位就没了。

何斌虽然做官,但也只是闲职,在这扬州城能唬唬人,到金陵谁会在乎。所以何老太君这才借着这次寿诞邀请自己,想要为何家找另外一条路啊。

“文章今日已经考校了,刚好老嫂子你家子弟都在此。皇上问策于我,自然想要我集思广益。此番,我便问策于诸位,看看诸位有何想法!”郑凯这话虽然对着众人说的,但是主要面对的还是何奎和何斌两兄弟。这是给他们一个在朝中露脸的机会,等他奏折上传,必然也会加上他两的名字,好入圣上的耳目。

“这,这,这如何使得!”何老太君不由地感动万分。何府虽然是勋贵之家,但是却已经是日落西山了。每年也就过年能够入得朝堂给皇上拜年,就是这样朝堂都进不去,只能在外等候,却是没想到郑凯这般对待他们。

“无妨!平江侯和何少卿也都是当朝官员,为圣上分忧是应该的!”当即郑凯便把文书里面的事情给说了出来:“山西、陕西、河南,三省大旱,圣人问策于我,可是有好办法!”

黄漪在下面一听,郑凯虽然是在照顾何家,但是这三省大旱,这对郑凯而言也是为了合力共赢。三省大旱,有灾情,那需要的是什么?是钱财,是粮食。郑凯是文官,他能够拿出多少钱财,这还不是要何家掏钱嘛。

何家掏钱买圣眷,郑凯处理事情好让皇上满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