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时间的风雪拥抱你(一)(1 / 1)

小雷出生于一九七五年六月。那时豫北农村生活还是很拮据。那时土地还没实行承包制,村民集体下地干活记工分,每到年底村民手拿一个土黄色小本本,去村里大队部,用一年的工分兑钱,常常是辛苦劳作一年分得几毛钱,有的家庭劳动力少,辛苦干了一年还欠大队钱。尽管这样七零后小雷却比父母那一辈强的多,沒吃过树皮草根,基本没尝过挨饿的滋味,吃过玉米面做的窝窝头,也和小伙伴们提着竹篮挖过野菜。

小雷七岁才上一年级,上学之前都是由姥姥姥爷领着。放养状态和小伙伴们和尿泥玩泥巴,玩耍中渡过。那时没有幼儿园,直接上一年级,因为长的丑,常常受欺负,学习一直不好。那时教室还是土墙,课桌是低矮的青石板,坐着从自家搬的各式各样小板凳。记得教室墙角还有个洞,可以偷偷从洞里钻进钻出。小个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不完,戒尺打的小雷双手红肿,上午其他同学都回家了,只有小雷不会写,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小雷一人,门被外面反锁,又饿又怕的小雷哭了。学校是个冷漠无情的地方,从此他厌倦了上学

有一次逃学,一上午一个人在学校附近池塘边游荡,听柳树上鸟儿的鸣叫,看被风吹皱水的波纹,看池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听得到上课下课的敲钟声,听得到教室里郎朗的读书声,听得下课后嘻笑玩耍声,还看见母亲扛着锄头路过池塘边的身影,吓的小雷躲在塘边砖垛后。几天后被母亲发现了。母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女人,屋里照死里打小雷,小雷逃出院子,母亲追出院子,小雷一路哭一路拼命跑,母亲手拿木棍边追骂边骂“我今儿个打不死你,我就不是你妈,侍候你吃饱喝好叫你逃学了”。中途鞋也跑丢了,衣服也被撕打烂了。母亲从小雷家一路打到邻村姥姥家,还是姥姥极力阻拦,才使母亲消了火。从此小雷再没有逃过学,有时暴力的教育方式也管用。

二年级时,小雷因为丑陋自卑而过早的成熟。一个春天上午,春光明媚,田地里麦苗青青,春风吹过麦田像绿色的大海涌起碧绿的波浪。“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冬风放纸鸢。”学这首古诗时,正是放风筝的季节。一个穿碎花裙子的女孩牵着风筝线麦田里跑着笑着,像一只美丽的蝴蝶麦田里翩翩起舞,又像一只洁白的天鹅碧绿的海面优雅地飞翔。她那双笑迷迷的大眼睛,粉白双颊两个醉人的小酒窝,仿佛从天而降的Angel(安琪儿)照亮小雷黑暗寒凉的心,又似一场春雨,滋润小雷干涸皴裂的心。

那个女孩叫小芳,是小雷同班同学。班里同学很多,小雷觉得小芳最漂亮,小芳无意的一瞥,那电量都能让小雷心“砰砰砰”心跳加速。暑假里小雷偶然在邻居家门口碰见小芳,不敢和小芳说话,悄俏躲着默默看着。体育课时小雷跳绳男生第一,小芳含笑的眼睛像一道耀眼的阳光,小雷浑身充满力量。

五年级时小芳以优异成绩考入邻村好的初中,小雷以超1分的成绩勉强被本村初中录取。一晃三年再不见小芳的影子。初三小雷复读一年考入镇初中,再次见到小芳是在镇初中。小雷高一小芳高二,小雷高二小芳高三,小雷高三小芳考入河南农大。

小雷心中小芳一直是神一样存在。丑陋自卑的小雷知道他们彼此没一点可能。一个是高高在上的仙女,一个是丑陋平凡的凡人。一个是飞翔天际的天鹅,一个是深潜海底的小鱼。

转眼间高中毕业,第一年小雷高考考了399分,距建档线差一分没学上。一九九三年,小雷父亲哥哥都在国营厂上班,每月都有两三千元收入。小雷姐出嫁时买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录音机。由于沒有生活压力,小雷被父母送去复读了。

新县教师进修学校,大门朝西,进的大门,两边是高大依依的垂柳,纤纤的柳枝随风摆动。当年落地秀才们都在此复读,以求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清晨五点半,学校喇叭里播放着当时的流行歌曲或歌颂红军毛主席的红歌。疲惫的芊芊学子们排成长长的队伍,校园里大街上便响起晨跑混杂的脚步声。

复读时小雷身体很差,习惯性拉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一米七个子的小雷体重只有一百一十斤。学校的伙食也不好,每天都有黑炭似的茄块,吃的小雷看见茄子菜都要呕,如今三十年了,小雷依然不喜吃茄子,都是那时种的病根。

那时小雷没有一点青年的朝气。瘦黄的脸使得颧骨更加突出,无神的黑眼圈双眼深陷,身体素质差,频繁的感冒擤鼻涕使得耳膜受损,患上严重的耳鸣,小雷耳朵里时常有无数只蝉在鸣叫。高考前腹泻更严重,有气无力的躯壳一阵风就能吹倒。为了坚持考完试,村卫生室连输了三天液才基本止住。

复读时,小雷能闭眼把古今中外的历史课本默背翻一遍,可以嘲笑肥头大耳赵老师讲解古诗词的错误,可以不按笔顺把字写的龙飞凤舞,但怎么也学不会解不出abc十一x÷()分子分母组合在一起的代数题,一看题头晕头疼头大。

复读学习是紧张和压力山大的。熄灯后教室亮着的蜡烛,寝室床上亮着的手电筒,都证明着有人在秉烛苦读。小雷数学跟不上,听不懂,学不会,有劲用不上,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睡不好吃不好。

下午下学后,夕阳西下,小雷和同病相怜的同学走出校园,看到农田悠闲干农活儿的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起理荒秽,荷锄带月归,不禁羡慕起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何必为攀附富贵,而学海苦泛舟,书山苦攀登。

后来的结果,大多数同学都学有所成进了高等学府,改变了命运。小雷考的不理想,进入本市一所中专学校。

(待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