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秋(1 / 2)

小雷脚不沾泥不种地已十年了,种地对小雷来说最难忘的是收秋。

我们豫北农村管玉米叫“玉蜀黍”,管玉米粥叫“糊涂”。大米饭好吃连吃三天就烦,“糊涂”“捞面条”怎么吃都不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糊涂”好喝地难种。

玉米长的很快,从六月收过小麦播种到九月成熟,四个月时间。小麦则需要度过三个月漫长的冬季,到来年六月才成熟。

当地里一排排嫩绿玉米苗长出两三个叶的时候,就需要“健苗”。每隔一尺左右留两棵健壮苗,多余全部拔掉,这是正宗的拔苗助长。

青少年时期小雷也许贫血或者营养不良,每次弯腰站起来都会头昏脑胀,眼冒金星。因此讨厌薅“玉蜀黍”苗。

母亲弯下腰一会儿已快到地头,小雷手捂着翻江倒海的头,晕晕乎乎薅几棵站一站,后面慢慢挪移着。

玉米长的贼快,一场夏雨后,你站在玉米地边可以听到“咔叭,咔叭”玉米抽节生长的声音。

等到玉米叶子青黄时,有的玉米棒子已垂下了头,倒挂在玉米杆上,摇摇欲坠,寂静的玉米地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车小车都站满地头。大的汽车奔马车,小的平板车三轮车,男女老幼都下到地里。阴历八月正是秋老虎发威的时候,蔚蓝天空没有一朵云,太阳炙烤着大地。站在地头看整片玉米地,像一片黄中透绿的海,村民地里掰玉米时,只能看见海面微微的波澜,又像鱼儿掀起的小小的涟漪。

玉米地里很闷热,掰玉米时玉米叶像一把把柔软的刀片,一不注意就会拉伤胳膊脸和眼睛。掰玉米分掰光穗和毛穗两种。光穗直接把“玉蜀黍”皮褪下,毛穗是连皮将玉米棒子掰下。光穗掰的慢,毛穗掰的快。母亲怕溜玉米的偷自己家的,所以我们掰毛穗。

父亲母亲和妻将毛穗掰下来,玉米稞里几米扔一小堆,然后装成袋,装袋时妻的手真快,双手抓起地上玉米穗,像拨纺锭似的左右开弓,一会儿装满一袋,不愧是纺织厂的女工。

用铁摇把启动奔马车,“突突突突”冒着黑烟,小雷将车开进地里,将一袋袋装好的毛穂装上车,一趟趟拉回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