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仙师无与伦比的手段123(1 / 2)

赵三不是第一次从脑海中听到张晟的声音。

所以这次,在祠堂里听闻了张晟的话之后,也只是稍微愣了一下。

“还请仙师吩咐!”

此刻的赵三,表现得极为虔诚和恭敬。

更感觉到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别人都没能听到仙师的天外传音,就我能!

一时间,赵三内心里还骄傲了一下。

张晟的声音继续在老叟赵三的脑海里响起。

“第一,等风雪停下之后,你带几个人,去黄县城池里面。”

“选一个地址,建立学堂,明年春暖花开之际,便破土动工。”

张晟的话,让老叟赵三瞪大眼睛。

“学,学堂?”

“就是你所理解的哪种,类似于齐鲁大地此前的稷下学宫。”

听到张晟的解释。

赵三当场骇然失声:“学,学宫,官府的学堂吗?”

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时期,官办的高等学府。

“三啊!”

赵三的脑海里再次传来了张晟的叹息。

“官府能办官学,我们也能办学堂!”

“开春之后就动工,届时本神会委派教书先生入驻学堂。”

城堡里深化学习的一百名教师种子,该派上用场了。

“学堂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学习,有教无类!”

一句有教无类,让赵三扑通一声跪下,跪倒在祠堂石像面前。

“老朽赵三,替天下万民,谢过仙师厚恩。”

咚咚咚!

咚咚咚!

磕头不止。

截止目前,老妥先生在黄县城墙附近教导着四方民众。

有时候教识字,有时候教故事,有时候教道理。

所有人在放工之后,都会挤过来认真学习。

现在,仙师竟然还要在黄县创建一座类似于稷下学宫、造福万民的学府。

这怎么能不激动?

进入学府读书识字,向来是贵族才能拥有的资格。

如今,平民也有了这等机会。

“仙师,老朽一定照办,现在就照办。”

老叟赵三已经忍不住马上去操办此事了。

自己一把年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还能在临死之前,为仙师创建学堂。

无上荣耀!

“三啊,别急,还有一件事!”

张晟的千里传音,喝住了赵三。

“冬日寒冷,本神见乡民们都缩在家中瑟瑟发抖,故而打算让你教他们砌造火炕,抵御严寒侵袭!”

火炕?

赵三闻言迷糊了。

什么是火炕?

“仙师,什么是火炕”

赵三一脸迷糊。

对此。

张晟传音给赵三:“停雪之后,本神自然会派人登岸,将图纸递上。”

海岛上。

在交待好赵三做好勘察学堂地址,和准备修建火炕一事之后。

张晟便开始琢磨着火炕的图纸。

北方人士为了抵御寒冷,多有睡火炕的习惯。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俗话,就展现了华夏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下的农民的社会理想。

火炕在华夏北方农村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齐鲁大地居室,应该是有火炕的!”

这一点,张晟十分坚定。

青州处于山东,山东地区火炕的分布由西向东,从无到有。

“齐鲁西南一带居民只知有床,而不知有炕,济南以东,床与炕并用。”

“潍坊以东则家家户户有炕。”

山东的炕有山东的特色。

张晟不知道火炕在山东的历史渊源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但这并不重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