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文化摸底,百名仙种122(1 / 2)

以重建修缮过后的黄县城池为中心,乡民居室围绕着城池,朝四方扩建的计划,是张晟亲自拟定的。

而不加城墙,屋室围绕城池的方案,也是张晟特意叮嘱的。

没有城墙,当官军杀进东莱郡时,百姓们在担忧自家房屋遭受毁坏的情况下。

就会奋起反击,保家卫屋。

凝聚起来的民心,可以击穿一切阻碍。

为此,张晟还提前命李白骑用大船将泡面运输过来,分批发到乡民手中。

海边乡民家里,几乎都储备了足够的过冬粮食。

乡民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家的粮食遭受官军掠夺,他们既要保住屋子,也要保住粮食。

保家卫粮!

不得不说,张晟的这个策略安排得很好。

乡民们感激涕零的同时,还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归属感。

大量的声望值和信仰值,源源不断涌来。

“今年的冬天,官军大概率是不会发兵的。”

张晟虽然不知道董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但自从董卓过来之后,没有发动哪怕一次的剿贼行动。

最大的一次冲突,就是管亥和华雄在边界线栅栏处的混战。

“仲颖还真是有点独特呢?”

张晟改变了以往对董卓的固有历史印象。

他觉得董卓这个人,好像跟历史记载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一样。

还是说有人指点董卓?

张晟暂时想不明白,索性不想。

他喊来岛上的教书先生舒翱。

“谓先生。”

岛上的人,包括张晟,基本上不喊舒翱的表字。

因为全岛就没几个人有表字。

表字,底层人员不配拥有。

大家已经习惯了直呼舒翱为谓先生。

舒翱也习惯了,以前还会指正一下,希望别人能够喊他的表字,伯腾。

可久而久之,舒翱放弃了挣扎。

“还请真神吩咐。”

舒翱此刻毕恭毕敬。

“昨晚吹了一夜寒风,凛冬将至。”

张晟跟舒翱说了今年冬天的新计划。

“冬雪覆盖之下,岛上的一切工程项目都将停工。”

虽然城堡和城墙项目已经完工,但海岛上还在修建水泥路和加盖房屋。

“趁着这个机会,你给岛上乡民摸一个底。”

摸底?

舒翱听完一愣,连忙追问张晟。

“真神,摸什么底?”

当下。

张晟向舒翱解释:“你教岛上民众读书识字,也有一段时间了。”

从184年登岛开始,现在是185年冬天。

“本神打算来一次文化摸底,从中挑出悟性最高的一批人。”

听到张晟说要挑选出一批悟性聪慧之人。

舒翱问张晟:“这悟性的评定条件是?”

“识字量最多的前一百名!”

张晟要求舒翱,在下雪之前,挑选出岛上识字量最多的前一百人。

“本神意欲在岛上建立一所学堂,初期用于深化培训这一百人。”

“然后把这一百人分出去,到东莱郡各县各乡,建立乡学、县学,以开民智。”

一百名种子教书先生,将来会奔赴东莱各地,开启民智,传播知识!

舒翱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吞了下去。

张晟自然知道舒翱的担忧。

“无妨,只要他们明白这一切是怎么来的就行了。” 开启民智后,民众绝不会离开张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