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都说天王好去死了(1 / 2)

“哥们,天王好去死了!”

“兄台何出此言?”

“我只是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啊兄弟,不是么?”

“对对对,你说的没错。啥事都不闻不问,这样的天王,要他何用。是好去死了。”

“众口铄金”,隐公三年,前720年一开春,天王真的崩了。

姬宜臼,这位“大反派”周幽王姬宫涅嫡夫人申后的嫡长子,这位在位五十一年、把两个儿子都活活熬死了的东周第一任“天王”,在中原的百姓“毫无作为,老而不死”的诅咒中悄然谢幕。死后,周王室甚至都没有葬仪所用的足够的财物。

想当初幽王违反周礼,废申后,去太子宜臼,国王把王后和太子一起给废了。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在特别讲究礼制传承的周王朝,实在太离经叛道。

“美人,到我怀里来!”

“大王,臣妾不敢。”

“爱妃何出此言呐?”

“臣妾怕申后责罚!”

“哼,她算什么,不过是父王安排给寡人的一个摆设罢了。我可一点都不喜欢她那张装模作样的老脸,要不是看在宜臼还小的份上,早就把她废了。”

其实,当时的周幽王,也还只是个18岁的孩子。

这位被黑了三千年、脸都被抹黑得看不清真面目了的怪胎周幽王,在前782年父亲宣王去世后即位时,年仅13岁。两年后,鬼使神差,他遇到了大美人褒姒。

以此推断,太子宜臼出生的时间,应在幽王13-15岁之间,所以一般认为太子宜臼是前781年左右出生,是很有道理的。再早了,幽王还不到13岁,能生得出儿子么?

申后和太子宜臼在幽王18岁时,逃往外公申侯处: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於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四十九年,鲁隐公即位。五十一年,平王崩,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是为桓王。”

传说有一天,小宜臼在花园里玩耍,幽王被褒姒逼迫,将笼子里的猛虎放出,打算让猛虎将宜臼咬死。宜臼很有胆量,当猛虎向他扑来时,他非但不惊慌逃避,反而迎上前去,冷不防大吼一声,吓得老虎吃了一惊,后退几步,伏在地上观察动静。宜臼却从容离去。他知道这是父王存心暗害他,就与母亲申后暗暗逃出都城,投奔外公申侯去了。

这个故事和“褒姒不会笑”一样大非可信。但幽王作孽身死亡西周的历史,却不容置疑地发生了。

时间回到隐公元年,前722年,郑庄公自从搞定了他老妈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一家,开始打起了“挟天王以令诸侯”的主意。

话说时间到了第二年的秋天,天王欲分权虢公。郑庄公得知,急吼吼赶来面责天王,天王来了个死不认账:“哪有此事,寤生老弟尽管放心好了。”

老奸巨猾的郑庄公哪里肯信,他知道平王也是根老油条,不来点狠的,怎么可能让他乖乖就范:“大王如果这么不信任我寤生,那就让别人来伺候天王好了!”说罢,转身就要离开。

宜臼一见,知道寤生是在堵气,真让他走了,只怕我宜臼这条小命也就交代了,赶紧朝寤生喊道:“兄弟且住,有话好商量嘛!”

庄公也不是真心要走:“那你说,咋商量吧?”

“要不让太子狐去你那边当差,这下总该相信寡人了吧?”

这话一出口,把宜臼自己,也吓了一跳!

“好,一言为定。那我也让忽儿来,任凭大王处置就是了。”

宜臼和寤生,本来就是叔伯兄弟。宜臼是宣王姬静的亲孙子,寤生是宣王亲弟弟郑桓公姬友的亲孙子。

俩人稀里糊涂达成的“周郑交质”,成了周王朝800年历史上令人哭笑不得的神梗。

好在,很快天王就要崩了。

抵押在郑国的太子狐得到父王驾崩的消息,紧赶慢赶,还是死在了归途的路上,也实在是没有做天王的命。

于是,经常做梦做了天王的前太子姬泄父的儿子姬林,真的美梦成真,做了东周第二任天王。

可是对于他这个龟孙子,叔爷爷寤生,就更不放在眼里了。偏遇上姬林也是个头皮硬的,一上台就不买卿士寤生的账: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宜臼一死,寤生干脆不上朝了。姬林也干脆,把朝政交给了虢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