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出身26(1 / 2)

领着包国维来到一家小酒馆,坐下小二来两壶酒,便坐下和包国维说到:“光绪十五年,隆冬。河北省沧州集。

这数九寒天,天空彤云密布,西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正下得紧的时候。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就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当地一户人家的主屋内却温暖如春。

内室里,李家的主妇正在生产,稳婆在内接生。李家男主人此刻正在内室外面急得团团转,竟好似是嫌弃屋内太热,掀开厚厚的门帘,走了出去。在庭院内踩着积雪继续转圈。

就在李家主人心焦的时候,屋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哭啼,李家主人的心算是落了回去。

稳婆净完手出来报喜:“恭喜李老爷,是个公子,七斤二两。”李家主人高兴,赏了稳婆大笔银子,叫人赶车把稳婆送了回去。

李父进屋前,看整片天地大雪飞扬,万籁寂静。只有远处一排劲松在朔风中傲雪挺立,一时有感,于是就给孩子定下名字叫李德松。

当时李家在当地算是望族,代代主人都能在朝廷谋个一官半职,几代积累下来的家业庞大。

现在只有一个问题,李家人丁稀薄,传至李德松父亲这一辈,已经是六代单传,所以李家这麒麟儿一出生就备受珍视。

在李氏一家无微不至的照料下,李德松健健康康地长到了七岁。就在这一年,却突然出了意外。

这孩子突然染上了怪病,吃不下饭不说,这肚子却肉眼可见地一天天大了起来,整个肚皮涨得像是绷紧了的鼓面。

这状况可将一家人吓得半死,延请了多位名医,用尽了名贵药材,却不见孩子好转。

就在一家人急得团团转时,李家老仆——一个保卫了李家两代主人的老拳师向主家请求一试。这李父李母此时已是有病乱投医,自然准许。

由此这位老拳师开始全心照料幼主,日日为其推拿,没想到病情竟然渐渐好转。从此李德松便跟随着家中老仆学习拳术,身体日渐恢复。

到了十二岁这年,李德松已经和家中老仆学习了五年迷踪拳,技艺初成,老仆自觉已无教授幼主的能力,便请主人另请名师。

这李父此时正在袁世凯编练的新军中任职,因此在军中教习中筛选名师。终于找到了一位擅使大枪、功力精深的八极拳名师,人称神枪李。李父于是诚心求艺,费劲心思,将这位同姓本家、八极名师请至家中教授独子。

这神枪李到了李家之后,备受李家人尊崇,日日好酒好菜招待,如此两年,却只传授给李德松一套八级小架。只叫李德松日日勤练。

一天,李父自认为儿子已经将小架练熟,想请拳师再传授新的招式,却不料遭到拳师训斥:“我还不知道他适合练什么吗?”李父一时不敢多说。

原来这拳师技艺虽高,但脾气古怪,对谁都是一张冷脸。和人较技,往往出手伤人,于是后来找他较量的基本绝迹。很少有人知道他真实的功力。

这神枪李脾气虽怪,但传艺却极认真,对门下子弟要求严格。最是看不惯那些花拳绣腿,仗着师门名号逞能的草包。他门下弟子只要出师必然业艺已精,为人低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