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成谱(1 / 2)

鬼使神差下,叶聆弦打开网页,搜索“古琴琴谱”,页面第一条结果便是存世唯一一份古琴文字谱《碣石调·幽兰》——“原件现存于日本东京博物馆”——寥寥数语,令人咋舌。

指尖滑动屏幕上移,紧随其后的是网页推荐的各大名曲的古琴谱,与上方第一条结果中附带的纯文字琴谱不同的是,这些琴谱每行旋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叶聆弦最熟悉的简谱,而下部则是一些她不曾见过的汉字——这些汉字有大有小,小字为辅,大字为主;小字常在某个大字的右方出现,偶尔会出现在左边,上部的简谱对应小字做出改变;大字对应的明显是曲子的主旋律,与简谱中的大部分音符相呼应。

放大图片后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文字是把汉字拆解成各种偏旁部首,再重新组合成新的汉字,但在字体结构上又与汉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外乎上下、左右、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等结构;大字几乎都是上下结构,其中有些字的上部结构分为左右结构,而有些字的下部结构又分为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小字大多为上下结构。

横、竖、撇、捺、点……这些烙进DNA的笔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排列组合,将似有若无的秘密藏进字里行间,诉说着不为人知的心事。

面对这样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云的汉字,叶聆弦忽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一种全新的语言,起源于汉字,为古琴而生,戍守着那份天籁横亘古今。

屏幕继续滚动,一个陌生的名字引起了叶聆弦的注意:晚唐琴家——曹柔,他在繁杂冗长的文字谱基础上,首创减字谱记谱法,将每一个音的发声方法浓缩成一个字,就像叶聆弦在语文课上学过的缩句;减字谱的出现,使文字谱顺利完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瘦身运动,大大增强了古琴的推广效果。

继续往下,一行字映入眼帘:“减字谱实际上就是指法谱。”叶聆弦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揉了揉。

减字谱就是指法谱……

这是……

指法谱!

她倒吸一口凉气,心跳忽然漏了一拍,心脏像被什么东西重重地锤了一下,她忍痛捂着胸口深呼吸,试图压制剧烈起伏的心绪。

熟悉的字符、一眼可辨的指法,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制的曲谱。

叶聆弦迫不及待地往下翻阅:“……古琴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挥出很多艺术表现的特色……”

这是不是意味着没有钢琴那样刻板的规则?

这会是她一直寻找的自由吗?

此刻,叶聆弦心里波澜四起,思绪早已飞至九霄云外:一面是迷人眼的五线谱和分不清的指法,还有一堆苛刻的规则;另一面是清晰可辨且平易近人的指法文字,同时存在广阔的二次创作空间……她甚至能想象出自己演奏时,指尖在琴弦上翻飞舞动的自信模样。

又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她加紧脚步,飞一般朝家里奔去。

推开门,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糖醋小排!”

“你回来了!今天下课怎么这么晚?”妈妈端着一盘皮蛋豆腐从厨房出来,嗔怪道:“你是不是又去哪里玩儿了?我本来想等你回来再吃的,免得你又怪我,结果左等右等都等不到你,发你消息也不回,干脆就热了自己吃,没想到你又回来。你下次要是晚回家,记得提前说一声,你想饿死我呀!”

“妈妈,我哪敢呀!我就是刚好想走一走,走着走着就走回了家。”叶聆弦耸耸肩,装作很无奈的样子。

妈妈面露愠色,本想把饭碗递过去,一听这话,直接把碗往桌上一摔:“你就是闲的,大太阳底下你也不怕中暑!”

“怎么会!我在树荫下走的,偶尔晒到一点,就当补钙了……我就是遇到了点问题,想着走一走散散心,说不定就想通了。”叶聆弦委屈道,她低下头盯着桌布上一块泛黄的污渍出神。

妈妈反被勾起了好奇心:“怎么了?才两节课的功夫,你就跟失了魂一样,遇到什么大问题了?”知女莫若母,不用说,肯定是因为钢琴。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