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忽必烈,圣君?(求追读)26(1 / 2)

汪惟正才情了得,说中了许赟他们的困境,余如孙遇害,就是许赟他们办完秘事,也不知晓该找谁交差,按理说,许赟他们应当对自己友好些。

说放了自己,转投自己,不太可能,但也不会如此对待自己吧?

孟继堂黄元鹏他们对着汪惟正吐口水,进行侮辱。

许赟直接动刀子,伤害汪惟正了。

此时此刻,汪惟正完全不明白,自己说得如此在理,为何落得这般下场?

然而,他很清楚,他能不能活命,就在于能不能说动许赟他们了,强忍着心中的不快,尽力挤出笑容,接着游说:“各位英雄好汉,若是你们不愿为可汗效力,我还可以把你们举荐给忽必烈宗王。”

许赟翻个白眼,你这话对那些只读《元史》,认为忽必烈是天上的皇,地上的王的人来说,会很有用,可惜啊,我研究过蒙古帝国的历史,对蒙古帝国的内情非常了解。

孟继堂骂道:“不愧是狗汉奸,处处为鞑子着想。”

黄元鹏他们颔首附和。

汪惟正自动忽略这些脏话:“我给你们说,我的老师是许衡,他是北方大儒,一代文宗,我还可以举荐你们到他门下求学,你们就前途无量。”

蒙古人征服了北方汉地后,需要大量人手管理,因而给‘儒户’的社会地位比较高,要是能入许衡这个北方大儒门下求学的话,的确是前途无量。

许衡,不仅仅是北方大儒,更是忽必烈‘金莲川幕府’中的重要幕僚,入他门下,就是加入了忽必烈的势力,前途不要太美好。

汪德臣让汪惟正拜入许衡门下,名为求学,实际上就是靠拢忽必烈。

求学,这理由正大光明,没人能指责,还不着痕迹的靠拢忽必烈,为汪家谋一个更大的前途。

可谓是,一举两得。

许赟嘴角一撇:“许衡也敢妄称一代文宗,你把鹤鸣老人和遗山先生放在哪里?”

许衡的确是北方一代大儒,说他是文宗,就太抬举他了。

此时,北方真正的顶级大儒就两人,一个是鹤鸣老人,一个是遗山先生,这两人才是北方仕林的真正领袖。

忽必烈想方设法,想要把这两人收入自己麾下,让他们入‘金莲川幕府’,效忠自己,然而这两人总是找各种籍口拒绝,弄得忽必烈没办法,想要收拾这两人,然而他们的影响太大,又不敢,只能百般拍马屁。

得不到鹤鸣老人和遗山先生,忽必烈就把许衡朝北方文宗方面朔造,要让许衡扛起金莲川幕府儒学旗帜。

这事太机密了,知者不多。

就是南宋朝中重臣也未必知晓,许赟却是一口道破。

汪惟正眼里闪过一抹惊讶:“你究竟是何人?为何如此熟悉北方事务?”

许赟完全没有回答的意思。

让你猜呀猜,又猜不着,岂不美哉?

许衡的名头不好使,汪惟正再次祭起忽必烈的名头:“你不想学儒,也由得你,忽必烈宗王心胸如同大海般宽广,仁慈无比,是圣君,你入了忽必烈宗王麾下,一定会被忽必烈宗王重用。”

许赟冷笑一声:“忽必烈是圣君?”

要是只读《元史》的人,都不会说忽必烈是圣君。

要是真有人说了,那是因为你读《元史》没认真。

更不用说,许赟还了解蒙古帝国历史,熟知蒙古帝国内情,知晓忽民必烈在蒙古帝国的地位,压根就不信汪惟正的屁话。

汪惟正振振有词,为忽必烈大吹法螺:“忽必烈宗王真的是圣君。你们一路北行,这是要去关中吧,到了关中,你就会发现,关中百姓安居乐业,吃得饱穿得暖,没有苛捐杂税,官吏用命,不欺压百姓,就是比起‘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也不为过。”

这话掷地有声,不容质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