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濠州(1 / 2)

如此又过了几天,白天时三人就出去到处找吃的,能挖到蚯蚓虫子就算运气好,大多数都只有草吃。

至于鱼虾之类,后面更是连影都没见着。

能吃的树叶也没有了,就连树皮都被拔了一层。

眼看一小袋粮食快要见底、面饼和肉也所剩无几时,白越有些慌了,等这些吃完了可咋办,光靠吃虫吃草根本扛不住啊。

难不成富贵还没摸着,自己就要先被饿死了吗?

“二哥、四哥,我们不能再这样坐吃山空了。”

这日傍晚,刚吃完东西的几人盘坐在地上休息,避免太多的体力消耗。

“五弟,你有什么主意?”

因白越识字,在朱家兄弟二人眼中白越便比他们聪明。

白越分析过当前的境况,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缺吃的,就算现在开始播种也得等很久才能收获,别说还没法播种了。

所以要想有吃的,要么去抢大户、要么就去乞讨。

看了看三兄弟的小身板,抢大户完全抢不了,那就只剩乞讨了。

看向两位兄长,白越说道:“要不,我们去逃荒吧。”

朱重六:“五弟,如今怕是到处都在闹饥荒,我们又能往哪逃?”

“不管往哪逃,总比在这慢慢等死好,而且村子里瘟疫还没结束,我看最近又死了一户人,若是继续留在这里,说不定也会被连累。”

白越来时,瘟疫已肆虐的差不多了,至少道路上渐渐有了人影,听重八说,一、两个月前所有人都不敢出门,只有快要饿死的时候才会出去。

朱重八适时开口道:“我昨天听见村里有人说,看见几个外乡人路过,说是要去寺庙出家,听说寺庙里还有吃的。”

和尚?

没记错的话,历史上朱元璋做过和尚、也做过乞丐,应该就是死了父母之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了。

白越当即说道:“那我们就去当和尚!那几个外乡人是朝哪个方向走的?”

朱重八:“往东北方向走的,那边有一座城池,名为濠州,城里面就有寺庙,幼时还随父兄去许愿过。”

“那我们也往东北走,明天就走。”

小小的孤庄村没什么前途,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更大的机遇。

朱重八问:“明天?五弟,会不会太草率了,我们什么准备都不做就这样走吗?”

白越抬起头,看了圈家徒四壁的房屋,连一张椅子都没有,几人只能坐在地上。

“这还有什么好准备的,家里也就这个瓦罐和几个破碗有点用,一起带上便是。”

“那好吧,五弟你脑袋最聪明,就听你的。”

朱重六却开口道:“重八、五弟,你们俩去吧,我要留在家里。”

白越不解,都说了留在这早晚会饿死,怎么还想留着呢。

“二哥,这几天出去找吃的你又不是没看到,地上的草皮都快被扒光了,到时候连草都没得吃,留在家有什么用?”

朱重六摇了摇头:“若是我们都走了,这家就没了,况且爹娘大哥还有大嫂和侄儿女都在这,我留着也能稍微帮衬一二。”

“至于吃的,草没了就吃树皮,树皮没了就吃土,要是土也吃完了,那就......”

朱重六想起了之前路过村里一家门口,里面的几具尸体,前几天发现都没了。

朱重八:“二哥,那我们也.....”

朱重六挥手打断了他,“重八,五弟说的没错,留在这早晚是个死,无非死的早死的晚,家里有我一个看着就够了,你和五弟就逃荒去吧。”

白越劝道:“二哥,你若不去,就我和四哥两人路上都没个照应,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饥荒、瘟疫、蝗灾,这是天灾,更可怕的是还有人祸,土匪山贼官兵,遇见任何一个至少也得脱层皮。

若非继续呆下去也是个死,白越吃饱了撑的了才会提议逃荒。

听到白越的话,朱重六嗫嚅着嘴唇,不知该如何开口。

白越又劝道:“二哥,说句不好听的,就算你留在这,难道就能有用?”

“咱家可是还欠着村东刘家的钱,现在是没来催要,可一旦瘟疫彻底结束,他们不得跑出来找你要钱,到时你拿什么给他们?”

“大嫂和侄儿女都已换给了村西刘家,安全不用太过担心,爹娘大哥的坟墓也埋在村西刘家的山上。”

“按照你们说的,两个刘家虽都姓刘,但素来不太对付,所以只要我们跑了,村东刘家就拿我们没办法,相反若是不走,说不定就被村东刘家给抓起来折腾到死。”

朱重八也看向二哥朱重六,白越的话让他明白离开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犹豫良久,朱重六终于是同意了三人一起逃荒。

随即,朱重六建议不要白天离开,等晚上再走。

“若白天带着行李离开,被人看见后说不定会告诉村东刘家,他们肯定会派人来追,所以我们趁夜走,等被人发现想追也追不上。”

入夜,见天上月亮高挂,视野明亮,兄弟三人连夜收拾好了行李。

主要是剩下不多的吃食,瓦罐和碗、还有几件破麻布和草鞋。

白越还找了三根趁手的棍子,既能充当武器防身,赶路时走累了还能当拐杖用。

出了屋,朱重六不忘把门带上。

“朝这边走。”

月色下,三个汉子疾步而行。

出了村,顺着道路不停走了两个多时辰后,原地休息了一会,然后继续往前走。

待到天亮后,三人来到了一个村子外,这会村里已有人出来找吃的了。

朱重六:“这里应该是王家村,我以前有随爹路过,离孤庄村大概二十多里。”

“二十多里?”白越问,“我们走了一晚上才走了二十里路?”

不过很快想到,由于没什么力气,所以几人走的并不快,否则按照正常速度,一晚上绝不止走这么点距离。

朱重六点点头,“对,已经走了一半了,说不定晚上就能到州城了。”

“那还好。”白越松了一口气,州城怎么也比村子里富裕,说不定能乞讨到吃的。

三人继续走了一段,离村子稍远些后,找了棵树下歇息。

接着拿出瓦罐,生火把剩下的食物都煮了吃掉。

按照朱重六说的,在外面时身上最好不要有吃的,尤其是粮食,否则会引来其他人抢夺。

吃完后,带出来的食物就没有了,于是三人就地采摘了一些青草装上,而且运气好还发现了几株野菜,一同装上。

“重八、五弟,你们先休息,我来守着。”

走了一晚上时间,几人又累又饿,吃完东西便有了困意,三人便轮流休息、看守。

待太阳快到头顶时,休息好的三人拄着木棍,搀扶而行。

好在今日天气阴凉,不必冒着酷暑赶路。

行至太阳都快落山时,白越问道:“二哥,这还要走多久啊?”

“快了,我记得以前差不多一天就能走到,今日不知为何走了这么久。”

“二哥,你不会走错路了吧?”白越赶紧确认道。

朱重六笃定道:“没有,虽然我只去过一次州城,但记得很清楚,早上的王家村和刚才路过的村子都是之前碰上过的。”

没走错方向就好。

白越抹了把脸上的汗,慢悠悠的晃着,看见身旁的朱重八,不愧是经常下地干活的人,脚步比自己稳多了。

说起来,这段时间相处下来,白越却没发现朱重八有什么特别之处。

朱家两兄弟都是庄稼汉,没有文化见识也不多,重八平常也是以二哥为主,也不知道日后是怎么成为皇帝的,难道是后面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影响了他?

不管如何,抱紧的大腿不能松。

“我们到了!你们看!”

白越朝着朱重六指着的方向望去,果见一座砖石城池矗立在前方。

几人加快了步伐,赶在天色变暗前到了城池下。

走近之后,白越看的清楚,这座城池似乎多年未加修缮,上面的女墙都倒塌了一段,城门也显得腐朽。

此时城门已关闭,他们自是进不去,只能在外面过夜。

而在城墙外面,密密麻麻的搭建了许多棚子,看样子住的人还不少。

绕着找了一圈,找到了一个空的棚子,三人直接住了进去。

至于棚子的主人,恐怕早就不知死在哪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