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凡夫命运转动时(1 / 2)

话说,自鸿书阁秦乃人那日撒下那惊天财富的始皇遗图后,已逾一月。

那始皇遗图随着跨国商队之间流转,一时间,始皇遗图已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所有人都知道干这个能发财,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去得晚啥也没有,但是没有人动。稍微有点实力的,只是做做准备工作闻闻风。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有实力更强的人去了,自己会人财两空。

但是最有实力的人却也没出手,比如那些国家机器。是啊,一件天大的好事儿,为什么国家机器不出手呢。夏国是因为地处偏远,部队若穿华国境内去寻宝,不可能;若派船队去,航线太远,补给太难。若想去寻宝,只能悄悄扮成民众去。遂台面上,世人皆知夏国未派军队。

但是,朝国就不一样了,朝国边境也有海,且不会比从华国的码头出发远多少。想去的话发几艘船过去就行了,可是朝国也没有派军队。因为朝国老皇帝看到闲帝都没动,一时摸不着头脑。

毕竟消息是从华国传过来的,万一纯粹是来消耗朝国国力的呢,所以朝国皇帝就拍了一小只部队,乔装打扮成商贾,前往沿海探听消息,先这么着。形势就这么卡住了。

起码,暂时是这样。

话说回来,谁会先动手呢?

当然是那些想的少的人。这世界上,想得少的人,只有两类:一类是因为无知;一类是因为智慧。唯独聪明人,会卡在中间进退两难。

那么,谁是最后动手的人呢。当然是想明白了的国家机器。

明霄一自然就是前面那一类想得少的人,但是属于暂时没有实力与智慧成为那一类的人,毕竟出海要买船。

近日每天躺在家里,春日是休渔期,村民们不出海,大家跟过年似得走门串户的吃吃喝喝。明霄一已经贴了好几斤春膘。

自回家半月不到,村里的陌生面孔倒是陆陆续续变多了,现在已月余。一些迁出鸿村搬到离幽城更近的村子的老街坊们,闲置的一些老宅,近日卖出去不少。

奇了怪了,这些宅子都闲置多少年了,一直未寻得好买家,这一月不到,竟出手了五个宅子。一时鸿村的生面孔多了起来。

明霄一自是闻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那始皇遗图,明霄一那天在码头扯着喉咙喊,没几个乡亲仔细看过那张图。那琉璃岛离华国最近的码头,就是鸿村码头了。

明霄一虽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什么,但这些年,村里的乡亲都已经熟悉到谁家的外戚亲戚的孩子来走亲戚,都是见过的。

这样的不寻常新来的几十号人,全是谁也没见过的外人,直接在鸿村置了宅子,这还是几十年来从未见过的。

这异象一定跟始皇遗图有关系。

想到这里,明霄一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翻箱倒柜,找到了他的梦想,他的梦想上面蒙了不少灰,自上次组建小船队失败,他就有些放弃了,那始皇遗图就随手塞床下的箱子了。

明霄一又翻出了那两年在外游历,攒的一点碎银子,一路小跑着去找木匠买了木头,凿子,余下的钱,买了好些纸墨。

明霄一是幸运的,在无前人点拨的情况下,对商业的嗅觉是真的灵敏,也是真的具备了超越他教育认知局限的勇气,拿出他的积蓄,开始他的征程。

他没问父母,因为父母只会说花这个钱亏了咋办,不如存着娶媳妇儿;他没跟村里朋友商量,因为小伙伴会说,一张图而已,你凭什么知道他们是冲这个来的,不靠谱,不确定,不稳定,你要是亏了前两年白干。咱还是寻个工做做吧,你要不要来我这里,工头人还不错,每四两银子。

他也没有跟发小商量,因为那俩已经定亲,自是你侬我侬,不会参与。

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不与人商量的习惯。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日子。

他是聪明的,但他的聪明有限。

更聪明的人一定是接了很多前人的传承的,比如家中三代经商的明商。而明商也算不得什么,因为还有元家那种世代经商到富可敌国的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价格都不由自己说的算的事业都是脆弱的。

同时,他也是不幸的,因为信息滞后,教育滞后,商业环境有限,且始皇遗图已经在市场上卖了一段时间,他很难卖起价格了。但是赚点小钱是足够的了。

他回到家里,关上房门,拿出凿子楞是在那块木板上,凿出了他这一生的起点。

那块由他亲手凿出来的始皇遗图的模板,凹进去的地方坑坑洼洼间,凸出来的部分算也齐整,有的地方凸出来的地方不小心凿断了,他小心用米糊粘回去。

据他后来回忆,那是他第一次那么渴望那件事情能成,他不在乎家里人的目光和阻挠。

他刨啊刨,凿啊凿,当他刷上墨,拓在洁白的纸张上时,再比对自己手上从秦乃人寿宴上得来的始皇遗图,没有太大区别,就是自己的这个版本粗糙了点,够用了。

他成了。

然后,他吭哧吭哧印了不过百余张,就没纸了,也没钱了。

草率了。

遂第二天,明霄一站在出海码头,一声声的叫卖,始皇遗图,始皇遗图,琉璃岛的始皇遗图!只要二两,发家致富!大家快来看看呀!

这一幕多少是有点逗趣的,一个身着布艺的人在教大伙怎么致富,兜里没有一个多余的铜板。

明霄一不细想的话,倒也不尴尬,只要他自己不尴尬,别人就不会尴尬。

虽然没有多尴尬,但场面——

自然,无一人上前询问,二两白银,也是一家老小十来天的饭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