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辩经34(1 / 2)

“辩经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种,对辩和立宗辩.“

“对辩是两人先后辩论,一人提问一人回答不许反问,如此一段时间后再反向进行。直至一人无法问出。”

“立宗辩则是一人自立一说,而众人可对其提出异议,回复则只能有是、否和不定三种答案。”

明舒这么一听下来,得对辩应该听起来容易理解点。

“辩经旨在明理,增上增进思辩,精进学修,通达显乘。厘清义理上的犹疑,用正见破除邪见。”

“辩经过程,并无裁判,裁量在各自心中,是否真的领受佛家智慧,自己知道。”

“各位各就其位,开始吧!”

说罢,大和尚大手一挥,僧侣们纷纷两两相约的凑到了一起,各自围绕的居士都围了上来。

话音刚落不久,更多的人围在殊南和尚所在的凉亭,殊南和尚的对面,坐下了秦乃人。

江流甚至席地展开了一卷纸,取出一个竹筒,里面装了昨日就磨好的墨,又从怀中取了只笔。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二位开口了,他要如实记述,之后研习。

“师兄可真精进啊。”明舒感叹。

江流蹲在地上,抬起头看到站的笔直的明舒,说:“我们要惜法。今日必有大收获。”

这些天,江流几乎是腻在殊南和尚身旁,寸步不离。

说是法喜充满,情不自禁。

这个时候的明舒还未得法喜其中滋味儿,除了同行与饭食,几乎不在殊南和尚面前问安求法。

这时,秦乃人率先对殊南和尚开口了:“师兄别来无恙。”

此言一出,周围哗然。

“他们是同门?”

“应该是了。”

明舒感觉云里雾里,拉着甘彪问:“这些日子,你跟着江流随侍师父左右,师父可有提到过辩经是与谁辩?”

“只字未提。”甘彪这位大汉实话实说。

“对辩还是立宗?”殊南和尚并未与秦乃人寒暄。

殊南和尚是出家人,秦乃人是在家人,虽然师出同门,但出家人的功德在这里,是不能与秦乃人师兄弟相称的。

秦乃人在师父座下修行那么久,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今日他是故意的。

但殊南和尚如果不是非常有必要,是不爱解释的。

他开口说话,原则上就是要发大悲心利益他人的。

绝不会为了称呼什么的与人计较。

“对辩吧。”秦乃人整理了一下衣袍,蒲扇有一些没一下扇着。

这漫不经心的傲慢模样,惹恼了一干现场修证不够的僧众与居士。

但大家安忍行持的很好,俱是一言不发。

明舒观了一下场,发现觉凌寺的大和尚也步入了围观人群的前排。

“你选先。”殊南和尚依旧是很好的气度。

“可。”只见秦乃人率先发问:“成为菩提萨埵的因是什么?”

此问一出,可谓是单刀直入了。

佛门一直不承认秦乃人的境界,称呼其为证道人,或是秦居士。

唯独不承认其菩提萨埵的境界。

这秦乃人几个月前,把自家经营了数代的鸿书阁毁了,说是要远遁江湖。

但今日辩经之约,是两年前的约定。所以还是来了。

更何况,秦乃人另有目的。

秦乃人提的问题并不难,遂回答:“菩提萨埵是经由修持三种法门而出生的,就是悲心、空性和菩提心,一定要修持这三种法门才会有菩萨的生起。”

“菩萨是不是一定要经由修持悲心、空性慧和菩提心这三个法门之后才能成就?”

殊南和尚:“是。“

“是否不修持悲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就不是菩提萨埵呢?”

殊南和尚:“是。”

“当初我承师门下,师兄看得清楚,我均有修持,后证得法身,如何算不得菩提萨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