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撤藩引内乱(2 / 2)

此时,作为年轻的玄烨来说,有此远见,对撤藩当机立断,讨伐叛逆,为早日形成一统,奠定了齐民治国平天下的思维基础。

此时此刻,毕竟处于紧急状态,不免也会有些担心。玄烨详尽地琢磨了目前的处境,分析了“三藩”所处劣势和平定“三藩”的优势:

三藩之乱,虽然兵多势大,十分猖獗,但劣势大于优势,一因三藩都是负明投清的降将,尤其是吴三桂,开关引清,出卖之举,在子民中成为不屑与之齿列的态势;二因三藩平时盘踞地方,横行霸道,贪享地位之福,众子民已怨恨在心,方以早日铲除为快;三因三藩笼络的只是一部分负明投清的将领,是孤立于民之外的一个集团而已。

吾朝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平乱。

康熙又相对估计了朝廷所处的优势:

一是妥善处理了内部的各种矛盾,团结了大部分未叛清的汉将,使他们为朝廷效力。颁布了“绿营官兵赏格”,鼓舞汉兵立功;二是保持后方社会的安定,朝野体制不乱,鼓励群臣保举贤才,举开“博学鸿儒科”,对稳定后方局面,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起了积极作用;三是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子民的措施,发给“更名田”,放宽垦荒年限,修治河道等,博得子民的拥戴,人心向背,如此鲜明的举措,胜局昭然可定。

年轻而有心志的康熙,此时的雄心,高瞻远瞩,谋略有方,他心里的这些分析,更加坚定了平定三藩的信心。

就在这暴风雨般的叛乱事件发生之后,玄烨谋划了一套平藩计划:

康熙十二年,玄烨御驾亲征,亲自担任总指挥,即刻颁布诏令:

“调动八旗劲旅前往荆州阻截吴军渡江!”

“后方军队,山东所部速向兖州集结!兖州地处临近江南、江西、湖广,为东孔道,可发兵驻防,秣马以待。”

“山西军队速向太原集中,太原地近陕西、四川,属西孔道,所在有警,方便即时调遣,随时支援前方。”

“京师、直隶征调军队,先集中兖州待命,然后,随时向前方递进,不断补充兵源。这样可以‘无鞭长不及之虑,无远征劳顿之苦。’”

众将领忙领旨:“皇上圣明,臣等谨遵御旨。”

康熙又说道:“江西方面,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水陆皆与楚、闽接壤,尤宜固守,严阵以待,具备抵御夹击,割断吴、耿两军联合,阻击耿军,将其限制在浙赣交插地带,不得向长江伸展;阻止吴军不能东出活动。同时保障东南地区财赋军需来源。”

众将领听闻后,齐声道:“皇上胸怀大略,眼光独到,此举定可粉碎叛军,削平三藩之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