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大过天人(1 / 2)

一晃几日,明止在服过吕姑守清丹后不久便能够下地,尽管偶尔会有一丝找不到来由的阵痛,但很快由药力散发的柔和气息便会迅速出现,将明止整个包裹起来,很是舒适。

其中能力就是侯府的医师见了都诧异好奇不已。

不知觉间,如果不去太过在意,明止心口一指的伤口已经算得上好上五六分了。

侯府夜袭的消失并没有传出去,侯爷自那日之后时常处在昏迷和半昏迷之间,偶尔清醒,偶尔又毫无意识,眼神空洞的望着前方,就是宋都凑近上前去喊,往往很久都得不到回应。

明止尝试过向长安城外的武将送去密信,重调一部分兵力回府保护侯爷安危,但是不是毫无回应像是被人直接拦截了,就是回信了,也都是支支吾吾像是被人刀架着脖子一般含糊不清。

纵使明止有心,但如今关中之内足二十万的大军,他却也调动不了一兵一卒。

这几日看着明止焦头烂额的样子,庆侯难得的几次清醒之间也都将他按下,好像接受了眼下的局面,又好像是听天由命,无力对抗。

侯府正厅。

此时已经没了前些日子的热闹,仅有几人来回走动,神色匆忙。

明止在厅内来回踱步,此时那此如今被叫做贺新年的小刀正挂在腰间,尊贵精致,极为好看,但与明止现在的凝重表情对比而言,倒是有几分冲突。

他想要做些什么,但貌似什么都做不了。

一股强烈的无力感油然自心底生出。

但就在明止停下脚步,向着厅外的大门看去时。

神色忽的落寞了下来。

来人面容清雅,有似清风拂面,一抹玉簪束发,耳后飘起的发带为风吹起,令人没来由的生出一种冷冷清清之感。

“要走了吗?”明止看向凝溪,四目相对,有许多话语冲了上来,却只变成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嗯。”凝溪微笑点头。

言简意赅,少却许多繁复。

“是吗…”明止转过身子,向着正厅之外的池塘看去,莲花清清亮亮,荷叶随水波荡漾,简简单单。

明止眼前闪过无数场景,最终都被抛之脑后。

如今的场景他也早在心中有过想象和准备,只是今天真的到来,他还是难免不舍。

明止去过几次丈青庵,在那里有着一副凝溪最为宝贵的画,就是明止多看一眼都会被气鼓鼓的,像是小女孩的宝贝被人抢了过去般恶狠狠的盯着你看,一盯就是一天。

那是明止从来没有见过的凝溪。

后来他慢慢知道了,画中那个只有背影的青衣女子便是凝溪娘亲。

朱章儿那日所穿的布料也正同画中女子一样,来自洛阳的特有布料,洛阳布。

若是去见自己日思夜想的人,这天下便没有道理阻拦。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只是欢喜的情感难被这离别的愁绪驱走,少年搓了搓手,终究有些慌乱,却是自认潇洒的笑了起来,双手负于身后,道:“这次可不要走丢了。”

凝溪望向明止,少年满脸笑意,亦如惯来所有的潇洒气质,心口生出一口浓烈情感,百转千回,终究只能浅浅回以一礼,以醉人柔肠,春风拂面的笑靥,柔声道:“明止,你不要死。”

明止哑然而笑,胸口那古怪的压抑感被呛在心口。

“走了,还得抓紧赶路。”

吕姑并不想给二人太多时间告别,一股真气打在马背上,拉着绳子,只一句从未曾听到过的柔软谢意:“多谢。”

马蹄踩在黄昏的尽头,很快夜色席卷笼罩过来,明止站在池边,许久都没有离开,“都还没好好道别,以后怕是再难遇见了吧。”

…………

又过去数日,如今局势混乱,明止又无破局之力,只能陪在侯爷身边,坐待事情发展。

殿内气氛凝重,所有人都低垂着头,闭上眼,没有说话。

一道早有预料的消息此刻已经传到了侯府之内。

陇外两卫,共五万精锐,全军覆没。

侯爷缓缓睁开眼,扫视一圈,视线在明止身上久久停留,而后拖动手臂,摆了摆。

众人和明止不由轻叹,却也只能慢慢退出殿内。

黄昏将落,夜幕已起。

明止坐在殿外的台阶上,望着此刻已经被清理干净的血墙,可那狰狞骇人的人形坑洞却还依然留在了上面。

“当真是无能为力啊…”

“徒儿又在思虑何事呢?”殿门之外,登露僧人的身影忽然走来,笑着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