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毕业答辩46(1 / 2)

偷偷从教室后门伸出脑袋,在看到场下老师均是集中注意力到台上的学生身上后,李玄城长舒一口气,动作轻缓的走到了室友赵昊身旁。

“现在到哪了?”李玄城用手遮住自己的嘴巴,轻声询问道,同时将自己的答辩评分表舒展到了桌上,缓缓坐下。

他先是诧异的看了李玄城一眼,心中想着着小子速度到也快,十分钟不到就赶到了教室。

莫非当时他就在学校附近,只不过恰好忘了答辩这茬?

好半天才同样低声开口,“还有两个人就到你了,答辩PPT你做好了么?几天没看到你小子人了,找到工作了?”

“做好了,工作基本上也有着落了,回去再说。你们都答辩完了么?”李玄城点了点头,他注意到同寝室的吴俊辉和黄云帆并没有在现场。

赵昊开口道,“他们两在二十分钟前就已经答辩好了,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台下这个人讲完后第二个人就是我,最后一个就是你了。”

看来自己来的不算太晚,李玄城心中松了一口气。

“下一位同学,赵昊。”

“玄城,我先上去了,你好好准备一下。”赵昊拍了拍一旁的李玄城,说道。

感受到自己肩膀一沉,李玄城赶紧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毕业论文上,同时将手比了一个OK的动作,“加油!”

“尊敬的答辩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上午好。我是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8级学生赵昊,我研究的课题是一种自动拨料机器设备的设计与研究。随着国内...”

听到赵昊侃侃而谈一点也不怯场的样子,李玄城就知道赵昊这把稳了。

本科生毕业答辩不同于研究生,讲究的就只有一个‘知道’罢了。

所谓知道,就是指知道自己做的研究是用来做什么的,每个步骤需要用到什么样的加工工艺,又是基于什么原理制造出来的。

这要求真的很低,因为这意味着你做的研究不需要有任何的创新性,甚至你做出的研究很有可能是别人已经做出来的而且投入生产的东西。

研究生则完全不同,首先就需要你做的的东西有创新性,也就是所谓的研究价值!

而若是做的研究创新性太少,或者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点的改进,那么毕业答辩的时候很可能遭遇一个甚至几个老师的质问:你这个研究看不出丝毫的创新性,建议换个课题重新研究。

这意味着,二次答辩,甚至延毕!

‘知道’是本科毕业答辩的最低要求,其次则是逻辑条理了。一般来说,其实只要做到了第一条,就算你全程讲话磕磕巴巴,也会算你过,只不过分数可能会低点。

毕竟对于本科毕业答辩来说,校核的是你的态度,而非能力。

所以像赵昊这种从善如流的答辩水准,过关是不成问题的,就是不知道会给多高的答辩分数。分数高的话可能会成为优秀毕业生,对于简历履历一贫如洗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大大提高自己求职竞争力。

当然,这对李玄城而言自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毕竟他已经入职了体制,什么工作也不可能赶得上他当前的这份。

当然,如果不去考虑其中的危险性的话。

“以上,就是我本次研究的所有内容了。碍于本人一些学识上的瓶颈,其中不乏些许错误与误解,希望各位老师不吝指教!”

听到这句话,台下有两位老师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各自在相应的区域做上了评价。只有一位老师神情严肃,缓缓开口,“你所研究的这个设备能够适用于什么场合或者领域呢?”

赵昊见状思考了几秒钟后,说道,“适用于养殖业,可以针对不同种类之间的家畜进行不同方式的投喂。”

接下来时间里,这位老师又依次询问了三四个问题,赵昊一一答出,且没有出现支支吾吾的回答。

“嗯,你做的仿真这块的内容是用的哪个软件的哪个模块做的,如何实现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