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杜(1 / 2)

沉浸于学习的时光,总是流逝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就到了腊月二十八。

如果家里有个挂历或日历,陈力就会惊奇的发现,其实,他其实早已跨入了1979年。

公元1979年元月26日。

戊午马年,腊月二十八。

这一天,他正在复习初一阶段的数学,门外突然传来几声敲门,当当当,当当当。

敲门声很清脆,节奏很稳,听着就挺讲究。

陈力答应一声,走出厨窑门,先问一句:“谁啊?请问您找谁?”

大门外,传来一个浑厚的中年男人嗓音:“请问、这里是陈力家吗?”

陈力一听,乐了。

原来是公社的杜立群副主任,‘锁阳杜康酒’的第一位顾客,江湖人称‘杜光头’……

这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想要在苦水镇一带赚钱,藏头缩尾,反而容易出事,于是乎,他索性告诉了自己的姓名、家庭所在地。

人家是公社的第一副头头,想瞒也瞒不住,倒不如大大方方说出来,给人留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好印象。

至于说担心出事……那倒不至于。

再怎么说,眼下已经到了1979年元月份,十一届三中全会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胜利召开,此为其一。

其二,他对这位杜副主任,其实多少有所了解,断定他不会因为一坛‘药酒’而使坏。

在上一辈子,另外的那个时空,这位杜立群副主任,曾经做过一件很牛逼的大事——

这个相貌平平的‘杜光头’,竟然在79年春天,给上面写了一封三百多页的信,摆事实,讲道理,建议在偏远贫苦地区,有计划、分步骤的试行‘联产承包’试点。

结果可想而知。

那一封太过超前的信,让他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沉默寡言,仅剩的几绺秀发,掉了个一干二净,秃了。

后来,这家伙直接被调回了省城,成了省报记者,再后来成了编辑、副总编辑、总编、社长,成了著作等身的大学者。

用陈力的话说,人家才是妥妥的‘主角模版’……

“原来是杜主任啊,”陈力快步上前,打开门,“这大雪天的,您怎么亲自来了?”

“请进请进。”

陈力作势相邀,从容中,略带一丝少年人的拘谨与腼腆,却一点都不像乡下穷小子,倒让这位杜副主任愣了一两个呼吸。

“我刚从你们生产队陈队长家出来,顺便又去了一趟你大伯家,蹭了一锅旱烟。”

杜副主任个子不高,身体很壮实,也很秃……咳,发际线很高,额头高而饱满,声音很洪亮。

“要不要重新认识一下,你这个小骗子!”杜副主任伸出一只大手,笑眯眯说道。

陈力有些腼腆伸手,一边跟这位公社二把手握手,一边小心翼翼问道:“您跟我大伯、认识?”

“不但认识,还是老朋友,”杜副主任笑道,“我调到你们苦水镇,下乡第一天,就被你大伯摁在地上,饱揍一顿,养了三四天才能下床。”

陈力:“……”

好吧,这就、这就有点尴尬了。

杜副主任却不甚在意,反而有些动情的说道:“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就想着干一番大事业,所以,在很多方面,难免就显得毛手毛脚,很急躁。

你大伯看不下去,骂我说不把农民当人,不把农民的命当命……”

杜副主任话说了一半,便不再继续了。

他回头看一眼陈力:“不请我进屋喝一口水?”

陈力只好掀开门帘:“请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