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出名63(1 / 2)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陈力的生活,渐渐趋于平静,进入了真正的写作状态。

他这一次魔改的,是一部很奇怪的电视剧:《大秦腔》。

没有原著小说,编剧王真老师写的剧本,好多人都不知道;挺好看一部剧,叙事宏大,就是不温不火。

要不是‘女儿国王’朱林参演女主,估计除了汉西当地人,很多人都懒得点进去看一眼……

陈力却知道,这是一个好故事。

如果说,《霸王别姬》是一道精致的‘上汤焗龙虾’,吃过龙虾后,拌入伊面,让伊面充分吸收上汤龙虾的精华,更是一种老饕吃法。

一句话,《霸王别姬》的底色,是名角,是三角恋,是断袖,是海派艺术低调而奢华的……洋气。

至于他要改写的,或者说,要重写的《大秦腔》,则属于西部、北方、西北偏西。

粗粝,悲怆,荒凉,同时却又不失曲折委婉,天然的便有一股子史诗味道。

自始至终,他都相信伟人的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想通过《大秦腔》这一部小说,描摹和记述一个以戏子为主线、以关中大地三十年的‘旧社会’为背景的小说世界。

毫无疑问,作为‘百戏之祖’的秦腔,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很好的标本,他有信心写好这一部小说。

而且,这一次他学乖了,只写抗战至解放之间的‘断代史’,既安全,又好写……

陈力的时间宽裕,不用操心上学的事情,也不急于赚稿费,所以,他写得不快也不慢,每天固定4000多字,写完就罢手。

兴致来了,写一两个短篇,装进信封,随便填一个文学杂志编辑部地址邮寄出去,也算一笔不小的收入。

张先亮也进入了写作状态。

他花了十几分钟,就把一篇《刑家老汉和狗的故事》修改完,交给了编辑部,剩下的时间,继续写他的《灵与肉》。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也就三五万字的体量,他却写了很久很久。

陈力知道,这篇后来被谢进改编成《牧马人》电影的小说,光是开头,就写废了三十几稿。

张先亮说,故事太沉重,他写着写着,就忍不住想使劲儿。

结果倒好,用力过猛,得,这一稿又废了。

对此,陈力无能为力……又不是抄书或魔改,他就算有更多的想法,也不能强加给张先亮啊。

人家本来开了挂的,43岁的人,光是农场改造,就是整整22年,这半辈子的精神沉淀和力量积蓄,常人难以企及。

所以,每次写完自己的《大秦腔》,掩卷之余,陈力唯一能做的,就是请这老哥吃饭、喝茶、抽烟。

偶尔买一瓶白酒,对酌一二。

没办法,如今的张先亮不穷,但就是没钱。

银川那边,他能领到每个月32块钱的老师工资,加上《收获》编辑部每个月90块钱的生活补贴,妥妥的高收入。

问题是,这老哥的花钱,实在没个谱,酒量不行,隔三差五就想醉一场。

一般的配菜还不行,得肘子肉,酱卤牛腱子,羊蹄筋儿,外加一碟花生米……他说,这些食物筋头巴脑的,有嚼头。

“陈力兄弟,最近一个多月,花了你不少钱,回头等我挣了大钱,一定还你。”

一个多月后,差不多到了1979年的初冬时节,这一日,张先亮终于写完了他的代表作之一《灵与肉》。

陈力专门去了一趟编辑部,交给郭酌老师30块钱,求她在外面提了一瓶汾酒,切了几斤肘子肉和酱卤牛腱子,外加三斤花生米,在招待所里,‘大宴宾客’。

一碗酒下肚,张先亮就醉了。

他将一沓手稿交给郭酌老师,发了好几句豪言壮语,然后,趴在桌子上,呜呜呜的哭了。

那一日的张先亮,委屈的就像是一个孩子……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