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接着忽悠(1 / 2)

“我相信,再好的文字叙述也比不上亲历一场产品展示现场,今天我邀请到了邓俐均小姐来为大家进行产品展示,还请辜总能够安排一台电视,谢谢。”

听到宝岛歌坛当前最红的小花突然到访,在座的经理们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内心却是生出一思疑虑。坐在首席的辜韵文更是面色铁青。

作为辜家在这个基金的代表,虽然看似已是久经商海的老油子,但他内心却仍然是个处在青春期的男孩,十三岁就已经展露头角的邓俐均,就是那个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学生情人”。看到辜振复发来的资料,辜韵文当时就有些上头,这个林嘉良是那里冒出来的,居然敢如此“玷污”自己的白月光,所以他才刻意安排了这场所谓的讨论会,目的就是让这个不长眼的林嘉良长长教训,从港岛来回港岛区,别再和自己的女神纠缠不清。

现如今听到邓俐均居然陪着他到了高雄,更是气不打一出来,更加坚定了要搅黄这桩生意的打算。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的另一半足够漂亮,你就会遭受甚至不知从何射来的暗箭冷枪。

邓俐均就这么第一次走出电视,出现在辜韵文的眼前。白色的旅游鞋、蓝色修身牛仔裤,白色的长袖,线帽,长发披肩,尽管如此简单,穿在女孩儿身上却顿时给人一种“身价倍增”的感觉,再一次加深了辜韵文关于邓俐均的“初恋般的”印象。

“大家好,我是邓俐均,请允许我为大家演示我们这款KTV的用法。”声音清朗,每一个音节都能让人听得清清楚楚,不卑不亢、却充满了惠风和畅的阳光,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对她好感爆棚!当然,除了辜韵文,他听到邓俐均说“我们”。哼,水性杨花!

连接好电视后,电视上赫然出现了这个平行世界中的第一部MV——《小城故事》,这是林嘉良一行走到小镇鹿港时,顺便拍下的四人旅游时的甜蜜场景。因无比契合这首歌曲,再加上心存讨好辜家的念头(辜振复的老家即为鹿港,百年家族从这个小镇起步),林嘉良就稍作剪辑,把它当作了样板歌曲,成为录入KTV的第一首歌曲。

邓俐均的歌声和播放的画面相映成趣,仿佛小城里的一切在这间办公室里陡然“活”了过来!风从海边吹来掠过女孩的发梢,雨从天空落下打在男孩遮挡的臂膀。所有酸甜苦辣的生活来来往往,小城中的人们依然蹒跚前行,那些美好,长眠于巷间的炊烟,沉淀于路旁的水潭。

好,太好了,就算是聋子坐在这里,也会忍不住想要接过麦克,继续高歌一曲。一曲终了,在场的全体人员都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感谢邓俐均的精彩演出。

这样的一款产品,在那个娱乐匮乏的年代,谁能不动心呢,说不动心的就是傻子,明晃晃的摆在面前,只要投了,未来就是肉眼可见的弯腰捡钱的生活。

“林总,你说的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一位穿着蓝色西装的人问道。

他看到气氛缓和了不少,连忙坐直身子打起了圆场,脸上的轻视也烟消云散,在场的人跟他差不多的不再少数。

这些人嗅到了金钱的味道,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

“当然,我这还是保守估计,在这里我负责任的讲一句,未来几年东亚诸国的发展速度将比诸位想象的最快速度,还要快上三倍!”

“嘶~”在场的人虽然被林嘉良耸人听闻的言论震得不清,却没几个人真的往心里去过。直到几十年后,中信基金整理曾经的档案时,发现了这场会议的会议记要,好事者将之公之于众,从此网络上林嘉良又多了个“经济学半仙儿”的称号。

“那您这一轮的融资需求大概有多少?”

“一套设备的成本价格在5000元左右,算上营销、铺货等等费用,我觉得一万块一套差不多,前期先铺个500套左右吧!”

“呃,您说的不是美元吧?”

林嘉良点点头:“没错!是港岛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