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朝堂论对(1 / 2)

“儿臣反对父皇分封诸皇子。”跪伏在地的朱标抬头直直地与朱元璋因暴怒而变得通红的眼睛对视,“封藩建国,其祸无穷!”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啊?”御史韩观也万万没有想到太子殿下竟然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眼神中充斥着不解。

众大臣都感到十分诧异,朝内外人人皆知太子殿下对众兄弟爱护有加,可今日太子殿下却像是变了心性,竟然说出这等惊世骇人的言论。

“莫不是被御史韩观洗了脑?”众人皆在心中暗暗思忖着。

朱棣也一脸诧异的看着先前还与自己温语兄弟手足情谊的大哥,小小的拳头攥紧,无声地锤击着奉天殿内厚重的地砖。

“哇哇哇、呜呜呜”年仅一岁的八皇子朱梓也因朱元璋的暴怒被吓得哭了起来。

“混账李顺,快给咱把八皇子带走!”朱元璋此刻心里正被搅的烦躁,又听得呜呜的哭声,不耐烦地挥挥手。

“遵命!”李顺忙不迭的跑下台阶,慌忙抱着八皇子朱梓退出大殿。

随着八皇子朱梓的离开,大殿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

“标儿,前些日子你失足落水,想是呛到了,现在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朱元璋长长吐了一口气,然后将目光斜瞟了一眼李善长。

“太子殿下落水身染风寒湿气,前日还发着高烧。”李善长立即会意,布满皱纹的脸上堆出满脸谄笑,“今日拖着病体执意参加诸皇子册封大典,适才定是高烧导致的神志模糊,失志说错了话。”

“对、对、对,定是高烧导致的神志模糊。”李善长长吁了一口气,一脸的如释重负。

这是他费劲心思为这场闹剧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理由!

朱元璋也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朱标木然地望着李善长。

他何曾不知道父皇是为自己的大逆不道之言找个台阶,而李善长不过是父皇为保护自己所作的这场戏中的演员罢了。

朱标眼中闪过一道厌恶的神色,立刻又忍住了,道:“李相国,本殿下一无高烧,二无神志模糊,所言皆是肺腑之言。”

李善长刚刚稍缓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与朱标对望了一眼,“殿下……”

随即以求助的目光投向一直闭目的朱元璋。

“标儿,既然你不让咱分封诸皇子,有何理由?”朱元璋虽然压着声调,但语气已经显出了严厉。

“封藩建国,有三大害!”

此言一出,众人额头皆被吓出冷汗,嘴唇战栗哆嗦不停,而朱元璋并未做声,静静地倚靠在龙椅上。

朱标见父皇并未出言阻止,继续壮着胆子说道:“第一害,分封诸王,势必会造成藩王拥兵自重,专制一方,甚至僭越谋反!”

听到“谋反”二字,朱元璋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胡说八道,咱的儿子都是个顶个的忠君之臣,分封他们都是为了拱卫朝廷,都是为了将来巩固你的大位,以防武将作乱,重演黄袍加身历史。”

武将作乱、黄袍加身。

五代后周时,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

瞬间,赵匡胤所率大军的敌人——北汉和辽国入侵联军奇迹般地消失了。

载歌载舞的赵匡胤率大军气势汹汹地返回都城教训了后周世宗留下的遗孀孤儿,随后建立了大宋王朝。

“皇上是不是点我们?”郭兴、郭英、谢成、陆仲平、孙兴祖等一众武将顿时满露难色,“众人皆知的事情,非得在朝堂上点破吗?”

你们老朱家的家事,怎么扯到我们身上了!

“岂会有犯上作乱之辈!”朱元璋愤慨道。

朱樉、朱棡、朱橚、朱棣等一众皇子听到父皇对他们忠诚的肯定,都郑重地承诺道:“儿臣定将辅佐皇兄永固大明江山,有违此誓,人神共戮!”

朱标看了一眼一众皇子中起誓最庄重的朱棣,无奈地苦笑一声。

“父皇可还记得汉朝的七国之乱!”朱标立刻顶了回去。

“记得!”朱元璋脸上闪过一瞬间的心虚,但转眼间便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