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十八(2 / 2)

很快便到了报道的那天,在此之前,老妈老爹开着车将我带到了苏州,我们一起在这座园林城市逛了几天,过去我从未来过这里。

十几岁的我,最爱看的是校园偶像剧,因此在我印象里,大学一进门应该是一条长长的绿荫大道,两侧种满可以遮蔽九月酷暑的树木,有学长学姐们进行着各类社团组织的招生。显然,在我对阳澄湖的“第一印象”里,都没有出现,这更加剧了我转专业的想法。

不过阳澄湖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宿舍环境还是不错的,上床下桌的四人间,独立卫浴,阳台空间也不算太小。尚且青涩的我还不知道,比起教室和图书馆,这里才是我消磨绝大多数时光的地方。

刚进来时,宿舍还有些杂乱,老爹老妈一起帮我收拾收拾了卫生,装上了蚊帐。他们带了很多东西过来,说是乔迁新居也不过分。

很快老爹老妈便帮我收拾了个大概,原本想一起品鉴一下“军歌食堂”口味如何,不过想到接下来一段时间就要军训,估计吃不着什么好东西,我们便一起到外面吃了个午饭。吃完午饭,他们又把我送回了宿舍。我们将在此进行人生中的第一次“别离”。

“我们走了,你在学校里多照顾好自己,没钱花了就跟家里讲,不要网贷,也不要随便借钱给别人,不要谈小便宜……”老妈还是一如往常的爱絮叨,当然我也理解她,毕竟独自带大我的十余年以来,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她的生活,从此她的生活重心将不再完全是我,她得学会适应空荡的家,以及少了总是和她顶嘴的我。

“知道了,你们也多注意身体,该吃吃该喝喝,回去路上开车慢点!”我与爸妈相拥告别,在走离宿舍的那段距离,老妈一步三回头,眼眶里的泪水早已抑制不住。这一刻,哪怕我再渴望离开家、离开父母,再渴望拥抱自由、拥抱青春,我也能体会她的不舍与艰难!毕竟从这一刻开始,我和老妈相处的时间与机会便会越来越少,从过去每天都能见,到如今只有假期见,再到未来工作后只有过年见……

我们的人生就像江河,起初只有一条溪流,老天却狠心地将它剥开,不顾它的疼痛,不问它是否愿意,赋予它母亲河的称谓,并告诉它这是神圣、端庄的。于是干支流便出现了,似乎哺育、壮大干支流便成为了母亲河不可分割的义务与责任。

干支流总有一天会成为足以荟萃无数生灵的长河,它可能向南,也可能向北,但终究是渐行渐远、难以与母亲河再相交的!然而无论如何,流水的归处终究是汪洋,或早或晚,亦如尘归尘,土归土……

我目送着老爹老妈远去,直到他们将消失在走廊尽头,我与他们最终挥手告别,回到了宿舍。很快我便收拾好了别离的感伤,开始和我的新舍友们交流起来——在此之前我还从未有过住宿经历,这对我们这些零零后独生子女来说实在是件新奇事。

“Hello,我叫肖遥,南京人,你们都是哪儿的呀?”

“我叫霍枫桥,广东的。”

“程晖,镇江丹阳人。”

“章子衿,贵州人。”

我和三个室友简单的交流了一下,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事实上我是一个记人名很慢的人,只能先把他们的家乡和人脸对上。

“你们报志愿之前知道有阳澄湖校区这个存在吗?我收到录取通知才知道,我靠,当时我去查完这个校区的信息,人都麻了,直接决定到时候转专业,这校区我待不了一点,你们呢?”为了尽快和彼此熟悉,我主动找起话来说。

“我没特别留意过,但刚才来了以后和爸妈逛了一圈,感觉这个校区还不如我们高中环境好,我也打算转到别的校区。”

那个来自丹阳的哥们很快便回应了我,刚才我看到来送他的父母,看起来家里条件还挺好的,不知道是不是做眼镜生意的,如果是的话到时候找他配眼镜应该挺划算!毕竟我经常打球打坏眼镜。

剩下两个哥们似乎有点内向,没发表什么看法。但不管怎么样,我好像找到了和我一样志同道合的转专业“战友”,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想在我们俩共同的努力下转专业肯定不是难事!

于是我们便又各自开始收拾起了行李,宿舍又暂时安静了下来,只能听见翻箱倒柜的声音……

无论如何,十八岁的我,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将独自开始我的大学时光!一切都是陌生,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还值得憧憬!也许我在这里也能收获爱情与友情,也许等待我的是孤独与失意,我不确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