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坤姑娘卖馒头”26(2 / 2)

城里人现在时兴穿洋布,他们织的土布已经越来越不好销,乡下人各村都有人自己会织,织布的营生已经断了,现在机帆船的生意打了水漂,周坤英想起过去一个人往南通贩卖鸡鸭的辛苦,想起一个人跟男人们在外面收皮棉,还差点送命,怄气的话说上几句。

周东城也是个暴脾气,血往脑子里涌的时候,就举起拳头要打周坤英,奶奶举着拐杖挡住:“混账东西,坤侯还在给你儿子喂奶呢。”

周坤英二胎给周家生了一个儿子,周东城给第一个儿子取名旺生,寓意给周家带来兴旺发达。

奶奶的呵骂,骂醒了牛脾气的周东城,周东城拿巴掌抽自己嘴巴:“都怪我。”

哭完的周坤英知道再哭也无济于事,她吩咐周东城到镇上,找邱老板赊一袋面粉回来,周东城有蒸馒头的手艺,从明天起,她准备再次挎起篮子,从小买卖做起,把馒头卖给南来北往的客人。

周东城没有更好的营生,也只能让周坤英再次像一个男人一样抛头露面,沿街叫卖,他的嘴拙脸皮薄,做不来买卖。

周东城脚步凝重的上街,遇到熟人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脖子里,偏偏那些往日里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还要拉住周东城“侉子”长“侉子”短地盘问,周东城无心跟这些人啰嗦,背后都是阚家庵镇上人发出的各种惋惜声。

周东城把来意说了,邱老板爽快地叫伙计搬出来一袋面粉,拍拍周东城肩膀:“老弟,不是我说过后话,你那时候要跟毛桃侯合伙做这个生意,我就提醒过你吧,你肯定没往心里去,八成还不高兴吧?哎,这镇上的人,是人是鬼,我是一清二楚,毛桃侯说话一向神慌屌乱,他是个连自己都能骗的主,当初我这么劝你丈人,他也是不听我的话。”

邱老板的话说中了周东城的心思,当初被邱老板劝的时候,他确实不愉快,还为自己的朋友毛孔明辩解,虽然儿子跟父亲是不太一样,只是毛家还是毛国才当家,现在看看,周东城自以为对毛国才也很熟悉,其实,他一点都不知道毛国才的底细。

邱老板还说出了周家夫妻俩的怀疑,这么大条船,在皇军的地盘上,说被土匪抢走了,皇军的关卡是怎么过去的呢?

周东城全部的身家都赔进了机帆船的生意,困难的生活又要从头来过,他是一个有什么都摆在脸上的人,再从毛家肉铺经过的时候,拉着脸,正眼也不往肉铺瞧。

阚家庵有名的大脚女人坤姑娘改行卖馒头了,她站在码头,把想要上岸打尖的客人截住,有时候还跟着船一路跑一路卖,有时候跳上船跟着卖一段,再跳上反方向的船回来。周坤英为了全家五口嘴,成了镇上最忙的女人。

挺着大肚子的周坤英挎着篮子,一艘船开到阚家庵并不打算停,船上的人肚子饿,喊:“卖馒头的、卖馒头的,买两个馒头吃。”

周坤英“噢”地一声应,快步赶上桥,桥头与船顶尚有三尺距离,她像往常一样,嘣地落在船顶,再从船顶翻下甲板,等周坤英忍着痛,卖好了馒头,羊水顺着腿流上甲板,船客们嘴里唤着“不得了了,卖馒头的女人要生了。”

船老大认得周坤英,嘴里喊着阿弥陀佛:“快点靠岸,来几个人,送坤姑娘家去。”

船上的人抬着周坤英,一船本来是赶路的人,有这稀罕看,就在船上边等边嘻嘻哈哈闲聊,有晓得周坤英的,就把这个大脚女人如何厉害放大了几倍,一时间周坤英成了让众人关注的话头。

镇上的人看到由北而南刮来一阵尘土,尘土里送出几个男人抬着一个哇哇叫的女人,当头的男人喊着:“让开,让开,坤姑娘要生了。”

被抬着的女人肚子虽然痛,脑袋依旧很清醒,她指挥抬她的男人们直接去镇上的接生婆家,阚家庵人不消片刻就传开了:“是坤姑娘,快点来看啊,坤姑娘在船上生了。”

在船上只是羊水破,被镇上的人左右一传,就成了周坤英在船上生了周家的第三个孩子,周东城顺着话,将女儿取名“船生”。

船生满月,周东城弄了几样菜,预备庆祝下。儿子旺生出生的时候,周坤英邀了老王家的亲戚,摆了两桌满月酒,她这是借儿子的出生,给王家这支血脉长长脸,如今,三女儿出生,手头上没有以往宽裕,那就自己一家人关起门来乐呵一下。

这日下午,一个年轻小伙子提着一包东西,进了周家,周东城正在河边就着滚烫的水拔鸡毛。

“是姐夫吧?”

周东城直起腰,抬起头,疑惑的看。

老太太听到动静出来,认出外孙:“嗨呀,是四宝啊,你怎么来了?”

四宝叫一声:“外奶奶,是我娘叫我来看看的。”

四宝的娘霞侯并没有叫儿子来,她跟侄女天生不对头,周坤英带男人回来,赎回了祖屋,霞侯看不得坤侯好,哪里还会叫儿子来走动。

周坤英听到说话,出来看,虽然孃孃与自己一向不好,四宝由小跟周坤英玩得蛮好,姐姐拉着弟弟的手感慨:“几年不见,长这么高。”

好几年不见的亲人,又碰巧是船生满月,两厢里都特别高兴,周东城要去镇上灌酒,四宝解开大包袱,里面有四瓶海门颐生烧酒,一大块鲜肉,两条黄鱼干,另有几包他老家石港的嵌桃麻糕与烤虾。四宝掏出一个红纸包,这原本是孝敬外婆的大洋,他又临时掏了两块大洋算是给船生的贺礼。

周东城觉得礼太重,一时摸不着脉络,只看周坤英的脸色。周坤英也觉得四宝太客气,两边里推让着。四宝带着厚重的礼物来,自然有考虑,自己从小没了父亲,跟着娘来舅舅家,尽管舅舅赌钱不着家,也没让他这个外甥冻着、饿着,舅舅家的三个表姐弟跟自己相处不错。

长大后,四宝觉得自己娘当初做的有点离谱,王家就算败了,也不能将勇侯送去做和尚,这是叫王家绝后,光这一点,四宝就觉得娘做得有亏王家,如今自己手头宽裕了,他觉得必须来替娘做人,舅舅家这门亲断不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