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85节(1 / 2)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英军方面定然会全力封锁河面,到时候各部的伤亡肯定会不小。

  所以李定国提前给众人下达了死命令:“各部兵马只能向前,没有本帅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后退,违令者,斩!”

  众人当即领命。

  其实不用李定国下死命令,此时在场的所有人心中都明白,这些英国人与满清是一路货色,都是狼子野心,一旦众人守不住这里,那些英军必定会冲进广西,继而还会刺激欧人的野心,源源不断的调兵过来,到时候就又是一场生灵涂炭。

  军议结束后,各部总兵官便开始积极备战,李定国也将自己的中军部署在角硬水北岸,准备近距离指挥大军渡河作战。

  而此时在东南方向,南直隶总兵官瞿式耜、江西道总兵官吕大器也率部抵达了福州城外,并且开始在城外安营扎寨。

  此番二人是按照参谋部和国防部的命令,率部增援郑成功部的。

  这一次,南直隶总兵官瞿式耜带来了四营驻防军,江西道总兵官吕大器带来了五营驻防军,二人为郑成功增兵十五万余人。

  而海军部也下达命令,将北洋舰队的第一支队、第二支队调来,连同还调来了至少两千艘运输船,负责为前线运送兵力和各种物资。

  当日,南直隶总兵官瞿式耜、江西道总兵官吕大器在福州城外见面,二人也是多年未见,见面之后少不了一番寒暄,随后便谈起了当前的战事。

  “目前台湾战事,我军已经取得了优势,朝廷在这个时候增兵,无非就是要迅速结束战事。要知道,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开始从本土调兵了,朝廷是想在欧人援兵抵达之前拿下台湾,然后便可以从容部署兵力,以迎战欧人的援兵。”

  这是吕大器在说着自己的观点。

  一旁的瞿式耜点头赞同,说道:“其实欧人援兵不足为虑,那些战舰、兵马从几万里之外赶来,等他们抵达战场,黄花菜都凉了。而且敌军的援兵不可能太多,几万人马、数百战舰已经是顶天了,即便是这样,敌军的后勤补给也是一个大问题。”

  最后瞿式耜说出了自己的结论:“所以在我看来,国朝面临的三个战场,看似东南战场敌人最多,其实是最好打,也是危险最低的!”

  “嗯。”

  吕大器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只是东南战场后续的麻烦太多,即便打赢了,朝廷还要在台湾和东南沿海部署大量的战舰和兵力进行防御,这份开销是少不了的。”

  “而且,眼下朝廷同时在三个方向增兵,据说财政部尚书已经多次与商务部尚书会面,在多方筹措钱粮应对战局了,毕竟国朝底子再厚,也禁不住如此消耗啊。”

  瞿式耜说道:“放心吧,只要咱们打赢了这一战,阁老一定会有办法料理后面的首尾,咱们要相信阁老,没有阁老办不成的事情。”

  “哈哈,此话在理!”

  次日,福州城外的港口外,一支庞大的运输船队抵达,在外海上,北洋舰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也已经集结完毕,准备为运输船队进行护航。

  南直隶总兵官瞿式耜、江西道总兵官吕大器各率兵马拔营出发,在福州城外港口陆续登船,同时还有大批的钱粮、物资、兵备一并装船。

  直到傍晚时分,大军才全部登船完毕,各种物资也全部装船完毕。

  在日落余晖下,庞大的舰队开始朝着台湾岛的方向航行。

第八百四十四章 日不落被击落了

  角硬水北岸。

  寒风之中,明军各部集结完毕,李定国从军中以及广西各地调集的火炮,数量达到了一万四千多门,其中有九千多门都是各式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至此明军的火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河对岸的英军。

  此时广西总兵官李岩率军在最前方,广东总兵官黄得功率部在后跟进,云南总兵官沐天波率部又次之,湖广总兵官高杰在最后。

  李定国、贾洪雨、陈默成三人所在的中军,此时也设立在广西军阵之中,在最前沿指挥大军作战。

  而在角硬水南岸,乔西普此时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己方只有两万八千正规军,以及四万印度土兵,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战,印度土兵也损失了一些,眼下只剩下三万多一些而已。

  可以说,此时的英军在兵力和火力上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

  而且就在几天之前,就在安南北部海域,大明帝国的南洋舰队突然出现,在冬季早晨的冰冷晨雾中,对停泊在简易港口内的英军舰队发起了突袭。

  这场海战便是后世皇明海军学院收录的经典战例,也是南洋舰队总兵官郑彩、副总兵洪旭的成名之战:北部湾突袭战。

  在这场大海战中,南洋舰队以各式战舰五百艘的全部兵力投入战斗,而英军包括十二艘战列舰在内的八十五艘战舰,以及两百三十艘武装商船组成的舰队全然没有防备,除了少数在外围海面上警戒的战舰和武装商船及时做出反击外,绝大部分的战舰和武装商船都被击沉在简易港口内外。

  而且,总兵官郑彩乘坐的南洋舰队旗舰战列舰昭烈号,更是在混乱的战场中上演了一幕“单骑突进”的好戏,这艘大明帝国最新式的战列舰直接冲进了英军舰队之中,两侧的七十八门重炮同时开火,一路前进一路开火,先后击沉了英军的两艘战列舰、四艘其余战舰,以及九艘武装商船!

  这场海战结束之后,南洋舰队以沉没七艘战舰的代价,几乎全歼了英军的全部战舰,并且缴获了停靠在周边的大批运输船,以及堆放在岸边的大量粮草物资。

  至此,英军的海上支援,以及绝大部分的补给都被明军切断,乔西普率领的英军成为了一支彻头彻尾的孤军。

  而今日,这支孤军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北面的明军已经搭建好了十几架浮桥,而英军的火炮却并没有开火。

  因为就在北岸,包括乔西普在内的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楚,北岸明军那些密密麻麻的各式火炮,一旦英军的火炮开火,可以想象,北岸明军的大量火炮将会全力还击。

  所以人就是这种奇怪的动物,即便是结果已经注定,但是只要还处于过程之中,人的心中就会有一丝侥幸,就不会做出反抗。

  很快,北岸李岩已经下令所部各营驻防军开始通过浮桥,大量的虎尊炮和火箭炮车也已经开始轰鸣起来,朝着角硬水南岸的河滩一带密集轰击,以扫清英军修筑的一些防御工事,杀伤企图阻击的英军兵力。

  事已至此,乔西普只好下令各部火炮开火,同时下令所有的印度土兵在岸边两里之内列阵,准备作为第一波阻击兵力投入作战。

  而两万八千英军正规军,则是在后方三里外集结,乔西普现在寄希望于那些印度土兵可以稳住阵脚,希望明军一旦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退回去,也好让自己从容撤走。

  毕竟此时的印度土兵还算是可用,英军也驱使着这些土兵在南亚一些战场上取得了一些战绩。

  可是现实却让乔西普大失所望,随着明军各部将士陆续通过浮桥,明军虎尊炮和火箭炮车也随之停止射击,随即北岸的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开始全力开火。

  在乔西普看来,明军的炮手都是非常精锐的,甚至放在欧洲也是难得的精锐。

  因为这些炮手射出的炮弹可以非常精准的落在印度土兵的战阵周边,并且随着那些已经列阵完毕,并且开始向南推进的明军军阵,明军的炮火还可以不断向南延伸!

  其实乔西普不知道的是,此时明军各部的炮手不但识字、懂得算学,而且都要轮流到各地新式学校中进修,每年还要派出骨干到皇明军事学院学习。

  在此战中明军使用的战术,就是新版步兵操典中记录的新战法:步炮协同作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