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21节(2 / 2)

  刘衍看向阿卜杜拉,说实在的现在刘衍并没有拿定注意如何处置此人,毕竟此时的叶尔羌汗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要如何处置阿卜杜拉,还要斟酌一下。

  阿卜杜拉看着刘衍微微皱眉的样子,不由得心中一惊,虽然此时的西域已经和华夏割裂了数百年,但身为大汗的阿卜杜拉依旧懂得汉话,毕竟大明帝国也强盛了两百多年,周边政权的上位者大多是懂得汉话的。

  于是阿卜杜拉说道:“此战本汗战败了,愿意向大明投降,赔偿大明钱粮,并且割让吐鲁番、鞑靼土默特部领地。如何?”

  刘衍见阿卜杜拉先开口了,便笑着说道:“只有这些?”

  阿卜杜拉有些激动地说道:“还要怎样?如果大明继续步步紧逼,那本汗不介意号召真主的信徒,向大明发动报复!”

  一旁的肯塔闻言顿时一惊,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说这些,除了激怒刘衍之外,没有一点意义!

  果然,阿卜杜拉的话提醒了刘衍,要想改变此时西域的面貌,除了推行汉化之外,还需要鲜血的祭奠,必须将上层的领袖者铲除。

  “那就从他们二人开始吧!”

  说完,刘衍直接说道:“阿卜杜拉、肯塔率军抗拒王师,罪在不赦,立即拖出去斩首,将二人首级,连同叶尔羌各部将领的首级悬挂在城头示众三日!”

  阿卜杜拉和肯塔闻言顿时目瞪口呆,事情不是这么办的,至少也要跟二人讨价还价一番吧?哪有上来就直接杀人的!

  要知道此时叶尔羌城还没被明军打下,在于阗城的西面还有大片疆域依旧在叶尔羌汗国治下,难道刘衍就不想留下阿卜杜拉这个大汗做做文章?

  二人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刘衍要的就是彻底打破西域现有的局面,所以有些人是必须要死的,哪怕接下来西域的战事还会继续。

  “不就是继续打下去吗?”

  刘衍看着不断挣扎着被拖下去的阿卜杜拉、肯塔二人,心中暗道:“最好是将叶尔羌汗国境内打成一片白地,然后才方便大明在这张白纸上重新规划蓝图!”

第七百五十章 休整与震慑

  由于明军二十多万将士围攻于阗城有几个月的时间,各部将士都已经疲惫不堪,于是刘衍决定率军在于阗休整几天。

  在这几天时间里,刘衍下令将城中缴获全部收归军中,粮草除了分出一小部分给城中百姓外,大部分都充作军粮。

  另外,城中还有十一万多俘虏,这些人如何处置,成了摆在刘衍和汪博、沈拓、韩秦等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这些人放又不能放,因为这些叶尔羌士兵大多是信教的,经过了宗教洗脑之后,拿起兵器就是合格的士兵,十一万多人,要是日后西域再出现一个胡族枭雄,那就又要烽烟不断了。

  于是刘衍心中有了一个倾向,便将汪博、沈拓、韩秦等人找来商议。

  对于这些俘虏的处置问题,几人也是苦思冥想,韩秦、沈拓、汪博都是倾向于“杀”,将这些俘虏全部坑杀。

  听完了众人的意见之后,刘衍微微皱眉,说道:“西域人口本就不多,本公决定在灭掉叶尔羌汗国之后,在天山以南的西域建立安西都护府,日后这里将会向北庭都护府、瀚海都护府一样,开始全面的建设,在各地改建、新建城池,到时候人力不足将是一个大问题。”

  汪博说道:“阁老,就算是西域人力不足,也可以从内地迁徙百姓充实这里,不用保留这些俘虏啊。”

  “迁徙百姓前来是肯定要办的,只是迁徙人口不但朝廷要花费大量的钱粮,百姓其实也会受到一定的困扰,所以人数不会太多的,时间跨度上也会很长,会持续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

  “所以问题又绕了回来,人力在那里?”

  刘衍说道:“人力就是这些俘虏!”

  “本公准备将这十一万多的俘虏全部充当劳工,这些人没有工钱、没有权利、没有假期,必须要作为安西都护府重建的主力,到各地去干苦力,而且没有时间期限。”

  “这些人想要脱离苦力的身份,只有一个办法:汉化!”

  刘衍冷声说道:“说汉化、行汉礼、取汉名、从汉俗、摒弃回教信徒的身份,并且保持五年以上的时间,如此才能算作的汉化胡人,让其可以脱离苦力的身份。对于这样的人,朝廷可以给与一个归化胡人的身份,暂时安置在西域各处,由当地的府衙进行监管,三年内没有异常,才可以获得大明普通百姓的身份和权力!”

  众人闻言纷纷叫好,可以说刘衍限定的这些条件已经非常苛刻了,光是汉化的五年期限,就足以让绝大多数的俘虏坚持不下来。

  就算是那些俘虏人人选择汉化,但是五年的高强度苦力劳作,没有工钱、没有保障,五年之后还能有多少人存活下来都是未知数!

  于是众人与刘衍一起,将刘衍提出的这些条件归纳总结了一番,拟定成《皇明胡族俘虏处置法》。

  然后刘衍命汪博将《皇明胡族俘虏处置法》抄录了两份,一份留下军中参考,一份命快马送往北京城,命内阁走程序推行天下。

  三天后,阿卜杜拉、肯塔等人的首级已经在城墙上悬挂了整整三天,大汗和军中大将全部战死,这个打击已经让十一万数千俘虏彻底心灰意冷,在俘虏营中非常的老实,不敢有任何妄动。

  刘衍随即命人从俘虏之中挑选了一百人,然后命这些人带上阿卜杜拉、肯塔等大将的首级,在一哨夜不收的押解下前往叶尔羌城。

  待到叶尔羌城外的时候,再让这一百俘虏将首级送入城内,依此法来打击、瓦解叶尔羌汗国继续抵抗的决心。

  对于刘衍的这个做法,韩秦、汪博等人都不是很同意,毕竟阿卜杜拉作为叶尔羌汗国的大汗,他的首级理应保存好,送到北京城的。

  可是刘衍却说道:“一个小小的叶尔羌汗国没有这么重要,我大明要将目光放到四海去,不要纠结一个汗国酋长脑袋的去留。”

  众人闻言都是大笑起来,仔细想一想还真是这样。而且听刘衍的意思,将来大明还要继续向外扩张,那众人日后的功勋将会膨胀到何种地步?

  此时汪博、沈拓、韩秦等人想一想,心中就是一团火热。

  那一百俘虏带走了阿卜杜拉、肯塔等人的首级之后,明军各部又继续在于阗城驻扎休整了几日。

  四天之后,后方又运来了两批钱粮兵备等物资,刘衍于是命西北驻防军第四营驻守于阗城,然后率领主力国防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十一军,以及西北都督府第一营、第二营、第三营将士继续西进,大军向西进发,直扑叶尔羌城而去。

  叶尔羌城。

  自从大汗阿卜杜拉集中全国主力二十多万大军迎战明军之后,宰相坷垃万与掌印官阿尔克便终日心神不宁,毕竟在二人看来,大明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一个庞然大物,决不是叶尔羌汗国能够与之抗衡的。

  只是因为教派斗争的问题,宰相坷垃万倾向于回教的白山派,掌印官阿尔克倾向于回教的黑山派,二人始终意见不合,就连是军国大政方针上,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哪怕对方的意见是对的,也要想方设法的进行反对和阻挠。

  从这一点上看来,二人的所作所为与之前大明内部的党争如出一辙。

  如今,那一百俘虏已经带着大汗阿卜杜拉、侍卫长肯塔、大将军火者·他只丁等大将的首级回到叶尔羌城,并且带来了二十多万大军尽数被明军歼灭在于阗城的消息,这无疑给了宰相坷垃万与掌印官阿尔克当头一棒,让二人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返回